查古籍
全文:
氣功是一門獨特的自我鍛煉的科學。它是通過自身意念、呼吸和姿勢的鍛煉,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人體的潛力,調整身體內部功能,增強體質,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強身的目的。
練氣功可以增強體質、調節(jié)肺氣而預防感冒,已被大量臨床資料所證實。一般體弱易患感冒的患者,經練氣功20余天后,就可以產生明顯的效果。所以,氣功防治感冒,著重在于預防。下面按基本功法與輔助功法分別介紹:
(1)基本功法:
① 乾坤運轉功:
預備:取坐式或站式,以站式為例,松靜站立,兩腳與肩同寬,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排除雜念,兩目輕閉,舌抵上腭,兩手合十當胸待勢。
上下抱球運轉:兩手在胸前自然伸開,呈抱球狀。男左手在上〔 女右手在上),拇指與擅中穴同高;右手在下(女左手在下),小魚際平臍,兩手內勞宮相對。呼吸自然,意想兩手抱一氣球,陰陽之氣在兩手之間循環(huán)。先用意吸一口氣入于丹田,呼氣時將氣從丹田送人兩掌之間,隨之兩掌用勁推拉數次,有氣牽引撐脹感后,左手向順時針方向轉,右手向逆時針方向轉,似搓球之狀,做25次;然后,兩手再向反方向旋轉搓球30次。
左右抱球運轉:兩手在腹兩側,呈抱球狀,內勞宮相對,兩拇指與擅中穴同高,意想兩手抱球,左手向順時針方向轉,右手向反方向旋轉搓球25次;然后兩手再向反方向轉30次。
日月輪轉:左手在上平天突穴,右手在下平神網穴(肚臍),如懷中抱球狀先吸一口氣入丹田,然后呼氣運氣于兩手之間,用內勁將兩手與胸、腹推拉數次,待有氣感后,左手向內轉,右手向外轉,兩手前臂內外輪轉25次;然后再向反方向輪轉30次。最后兩手在胸前合十靜練片刻,再搓搓手,搓搓臉收功。
② 祛風解表導引功:
推前額:以兩手食、中、無名指并攏,用指面從兩眉中點向前發(fā)際直推24一50次;然后再自前額中點向兩側分推24--50次,意注掌下,自然呼吸,吸氣時用力推摩。
揉運太陽:以兩手中指按太陽穴向耳后方向揉運24--50次。
掃散膽經:兩手四指微屈并攏,用指尖在耳上頭之側面,從額角順膽經向腦后摩擦掃散5一10次。
洗鼻:用兩大拇指背,相互搓摩,然后輕輕上下摩擦鼻之兩側。吸氣時搓摩5次;呼氣時搓摩5次,共做9息。
(2)輔助功法:
① 風寒感冒者:宜加練閉息發(fā)汗導引功。此功做法;右側臥位,吸氣時用力屈膝屈肘,同時兩手用力握拳,兩腳用力屈趾,然后閉氣至不可再忍耐時呼氣,同時全身放松,以意念向周身皮毛疏導邪氣,從毛孔而出,做9息;再改左側臥位,以同法做9息,令汗出表解。
② 風熱感冒者:宜加練祛風解表導引功。
伸腿坐位,以兩手掌平按于床上、縮身屈背向上舉9次;然后以兩拳捶擊腰背,從上至下反復數次。
盤坐位,兩手小指交叉,攀腦后風府、風池穴,先搓摩9次;再兩手壓頭,屈頸,彎腰至于床,再直起,反復數次;復搓腦后9次收功。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全文:
氣功是一門獨特的自我鍛煉的科學。它是通過自身意念、呼吸和姿勢的鍛煉,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人體的潛力,調整身體內部功能,增強體質,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強身的目的。
練氣功可以增強體質、調節(jié)肺氣而預防感冒,已被大量臨床資料所證實。一般體弱易患感冒的患者,經練氣功20余天后,就可以產生明顯的效果。所以,氣功防治感冒,著重在于預防。下面按基本功法與輔助功法分別介紹:
(1)基本功法:
① 乾坤運轉功:
預備:取坐式或站式,以站式為例,松靜站立,兩腳與肩同寬,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排除雜念,兩目輕閉,舌抵上腭,兩手合十當胸待勢。
上下抱球運轉:兩手在胸前自然伸開,呈抱球狀。男左手在上〔 女右手在上),拇指與擅中穴同高;右手在下(女左手在下),小魚際平臍,兩手內勞宮相對。呼吸自然,意想兩手抱一氣球,陰陽之氣在兩手之間循環(huán)。先用意吸一口氣入于丹田,呼氣時將氣從丹田送人兩掌之間,隨之兩掌用勁推拉數次,有氣牽引撐脹感后,左手向順時針方向轉,右手向逆時針方向轉,似搓球之狀,做25次;然后,兩手再向反方向旋轉搓球30次。
左右抱球運轉:兩手在腹兩側,呈抱球狀,內勞宮相對,兩拇指與擅中穴同高,意想兩手抱球,左手向順時針方向轉,右手向反方向旋轉搓球25次;然后兩手再向反方向轉30次。
日月輪轉:左手在上平天突穴,右手在下平神網穴(肚臍),如懷中抱球狀先吸一口氣入丹田,然后呼氣運氣于兩手之間,用內勁將兩手與胸、腹推拉數次,待有氣感后,左手向內轉,右手向外轉,兩手前臂內外輪轉25次;然后再向反方向輪轉30次。最后兩手在胸前合十靜練片刻,再搓搓手,搓搓臉收功。
② 祛風解表導引功:
推前額:以兩手食、中、無名指并攏,用指面從兩眉中點向前發(fā)際直推24一50次;然后再自前額中點向兩側分推24--50次,意注掌下,自然呼吸,吸氣時用力推摩。
揉運太陽:以兩手中指按太陽穴向耳后方向揉運24--50次。
掃散膽經:兩手四指微屈并攏,用指尖在耳上頭之側面,從額角順膽經向腦后摩擦掃散5一10次。
洗鼻:用兩大拇指背,相互搓摩,然后輕輕上下摩擦鼻之兩側。吸氣時搓摩5次;呼氣時搓摩5次,共做9息。
(2)輔助功法:
① 風寒感冒者:宜加練閉息發(fā)汗導引功。此功做法;右側臥位,吸氣時用力屈膝屈肘,同時兩手用力握拳,兩腳用力屈趾,然后閉氣至不可再忍耐時呼氣,同時全身放松,以意念向周身皮毛疏導邪氣,從毛孔而出,做9息;再改左側臥位,以同法做9息,令汗出表解。
② 風熱感冒者:宜加練祛風解表導引功。
伸腿坐位,以兩手掌平按于床上、縮身屈背向上舉9次;然后以兩拳捶擊腰背,從上至下反復數次。
盤坐位,兩手小指交叉,攀腦后風府、風池穴,先搓摩9次;再兩手壓頭,屈頸,彎腰至于床,再直起,反復數次;復搓腦后9次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