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紅棗為我國民間常用滋補佳品。冬季進補多食紅棗,不僅能大補氣血,而且還能防治眾多的疾病。
紅棗是我國著名的特產(chǎn),質(zhì)細味甜,個大核小,皮薄肉厚,營養(yǎng)豐富。鮮棗的可食部分達91%,蛋白質(zhì)含量比梨高11倍左右,脂肪和糖的含量都是梨的兩倍,每100克可食部分含鈣11毫克,磷23毫克,鐵0.5毫克;尤其突出的是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約含400~600毫克,居鮮果之首,國外稱之為“活的維生素丸”。此外,還含有淀粉、胡蘿卜素、單寧、有機酸等物質(zhì),維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新近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紅棗內(nèi)含有多種抗腫瘤的活性因子,如三萜類化合物、山桂酸;還含有大量的環(huán)磷酸腺苷,后者是參與正常細胞生理代謝的一種重要物質(zhì)。因此,紅棗還是抗癌防衰老的天然保健食品。
中醫(yī)認為,紅棗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明代大藥物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善補陰陽、氣血、津液、脈絡(luò)、筋腧、骨髓,一切虛損無不宜之?!碧貏e是曬干的紅棗,其藥用價值更高。醫(yī)書上記載的民間流傳的紅棗食療驗方不勝枚舉。如產(chǎn)后貧血、大病后虛弱,用紅棗煮雞湯補之;多汗、自汗,用黃芪25克、大棗10枚,水煎服;治咳嗽,用杏仁、大棗各適量煎服;治脾胃濕寒、納呆泄瀉,用白術(shù)10克、紅棗20枚、干姜10克、雞內(nèi)金10克四味煎服。長期食用紅棗,還可補血養(yǎng)顏。民諺曰:“天天吃大棗,長長不見老。”
在我國民間流行的紅棗雛雞、紅棗煮粥、紅棗燉羊肉、紅棗燉豬手等食用方法,進補效果較好。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紅棗為我國民間常用滋補佳品。冬季進補多食紅棗,不僅能大補氣血,而且還能防治眾多的疾病。
紅棗是我國著名的特產(chǎn),質(zhì)細味甜,個大核小,皮薄肉厚,營養(yǎng)豐富。鮮棗的可食部分達91%,蛋白質(zhì)含量比梨高11倍左右,脂肪和糖的含量都是梨的兩倍,每100克可食部分含鈣11毫克,磷23毫克,鐵0.5毫克;尤其突出的是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約含400~600毫克,居鮮果之首,國外稱之為“活的維生素丸”。此外,還含有淀粉、胡蘿卜素、單寧、有機酸等物質(zhì),維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新近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紅棗內(nèi)含有多種抗腫瘤的活性因子,如三萜類化合物、山桂酸;還含有大量的環(huán)磷酸腺苷,后者是參與正常細胞生理代謝的一種重要物質(zhì)。因此,紅棗還是抗癌防衰老的天然保健食品。
中醫(yī)認為,紅棗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明代大藥物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善補陰陽、氣血、津液、脈絡(luò)、筋腧、骨髓,一切虛損無不宜之?!碧貏e是曬干的紅棗,其藥用價值更高。醫(yī)書上記載的民間流傳的紅棗食療驗方不勝枚舉。如產(chǎn)后貧血、大病后虛弱,用紅棗煮雞湯補之;多汗、自汗,用黃芪25克、大棗10枚,水煎服;治咳嗽,用杏仁、大棗各適量煎服;治脾胃濕寒、納呆泄瀉,用白術(shù)10克、紅棗20枚、干姜10克、雞內(nèi)金10克四味煎服。長期食用紅棗,還可補血養(yǎng)顏。民諺曰:“天天吃大棗,長長不見老。”
在我國民間流行的紅棗雛雞、紅棗煮粥、紅棗燉羊肉、紅棗燉豬手等食用方法,進補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