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ēng
  • 拼音:cheng
  • 注音:ㄔㄥ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7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PWGQ
  • 五筆98:PWGQ
  • 五行:
  • Unicode:U+7AC0
  • 四角號碼:30112
  • 倉頡輸入法:JCMM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竀字拼音(帶聲調)
    chēng
  • 竀字筆順
    捺捺折撇捺橫豎橫豎橫豎折橫橫橫撇折
  • 基本解釋

    chēng ? ㄔㄥˉ ◎ 正視。 ◎ 古通“赬”:“如魚竀尾。”

  • 漢語字典

    [①][chēng][《廣韻》丑貞切,平清,徹。]通“赬1”。亦作“靗1”。淺赤色。

    音韻參考

    [廣 韻]:丑庚切,下平12庚,chēng,梗開二平庚徹[粵 語]:cang1ci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下】【穴字部】 竀;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868第32【廣韻】丑庚切【集韻】抽庚切,??音橕?!菊f文】正視也?!∮殖嗌??!咀髠鳌ぐ吣辍啃o侯卜其繇曰:如魚竀尾?!驹]】竀,赤色,魚勞則尾赤。【周禮·冬官考工記·鐘氏註】爾雅曰: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竀,三染謂之纁?!緺栄拧め屍鳌孔髭X,卽淺赤也?!∮帧緩V韻】丑貞切【集韻】癡貞切【正韻】丑成切,??音檉。從穴中正見也。亦作靗?!∮帧炯崱砍笳?,偵去聲。廉視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