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ǔn
  • 拼音:yun
  • 注音:ㄩㄣ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TCQ
  • 五筆98:QTCQ
  • 五行:
  • Unicode:U+72C1
  • 四角號(hào)碼:43212
  • 倉頡輸入法:KHIH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3747
提交資料
  • 狁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ǔn
  • 狁字筆順
    撇折撇折捺撇折
  • 狁字的組詞
    獫狁
  • 基本解釋

    yǔn ? ㄩㄣˇ ◎ 〔獫狁〕見“獫”。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Yǔn ——“獫狁”( Xiǎn yǔn)中國北方的一個(gè)民族

  • 漢語字典

    [①][yǔn][《廣韻》余準(zhǔn)切,上準(zhǔn),以。]見“玁狁”。

    音韻參考

    [廣 韻]:余準(zhǔn)切,上17準(zhǔn),yǔn,臻合三上諄以[平水韻]:上聲十一軫[粵 語]:wan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下】【犬字部】 狁; 康熙筆畫:8; 頁碼:頁707第19【廣韻】余準(zhǔn)切【集韻】【韻會(huì)】庾準(zhǔn)切,??音尹。【玉篇】玁狁?!炯崱开濁瘢倥珓e號(hào)。【詩·小雅】玁狁孔棘。【又】薄伐玁狁?!臼酚洝ば倥珎鳌刻朴菀陨嫌猩饺郑濁?,葷粥。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