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u
  • 注音:ㄑㄩˇ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QKG
  • 五筆98:UQKG
  • 五行:
  • Unicode:U+7AD8
  • 四角號碼:07120
  • 倉頡輸入法:YTP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116
提交資料
  • 竘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竘字筆順
    捺橫捺撇橫撇折豎折橫
  • 基本解釋

    qǔ ? ㄑㄩˇ ◎ 雄偉:“(匠人)受令而為室,其始成,竘然善也?!? ◎ 匠人。

  • 漢語字典

    [①][qǔ][《廣韻》驅(qū)雨切,上麌,溪。]見“竘然”。

    音韻參考

    [廣 韻]:驅(qū)雨切,上9麌,qǔ,遇合三上虞溪[粵 語]:keoi4keo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下】【立字部】 竘;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870第28【說文】丘羽切【廣韻】驅(qū)雨切【集韻】委羽切,??區(qū)上聲。健也,匠也?!疽葜軙坑懈l匠?!∮帧炯崱抗鹎校艟?。義同?!∮帧居衿壳鸸盖小緩V韻】苦后切【集韻】去厚切,??音口。【博雅】治也。一曰巧也?!緭P子·方言】竘,貌治也,吳越飾貌爲(wèi)竘,或謂之巧?!驹]】竘,謂治作也?!∮帧炯崱吭S后切,音吼。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