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u
  • 注音:ㄐㄩ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KHEG
  • 五筆98:KHEG
  • 五行:
  • Unicode:U+8DD9
  • 四角號碼:67112
  • 倉頡輸入法:RMB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跙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跙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豎橫豎折橫橫橫
  • 基本解釋

    jū ? ㄐㄩˉ ◎ 古同“趄”?!? qiè ? ㄑㄧㄝˋ ◎ 古同“趄”。斜靠。

  • 漢語字典

    [①][jù][《廣韻》慈呂切,上語,從。](1)行走困難。(2)見“跙跙”。[②][qiè][《集韻》七夜切,去禡,清。]見“跙2足”。

    音韻參考

    [廣 韻]:慈呂切,上8語,jù,遇開三上魚從[平水韻]:上聲六語[粵 語]:zeoi1zeo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足字部】 跙;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224第02【廣韻】慈呂切【集韻】【韻會】在呂切,??音咀?!居衿啃胁贿M也?!緭P子·太??經(jīng)】四馬跙跙。 又【集韻】狀所切,音齟。義同?!∮帧炯崱壳в嗲?,音疽。趄或作跙。詳走部趄字註。 又淺野切,音且?!绢惼??跙,足利?!∮智f助切,音阻?!绢惼啃胁徽?。一曰馬蹄病?;蜃???!∮帧炯崱俊绢惼??七夜切,音笡。【類篇】衺足立。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