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dàng
  • 拼音:dang
  • 注音:ㄉㄤ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IJR
  • 五筆98:AIJR
  • 五行:
  • Unicode:U+8569
  • 四角號碼:44127
  • 倉頡輸入法:TEA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蕩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àng
  • 蕩字筆順
    橫豎豎捺捺橫豎折橫橫橫撇折撇撇
  • 基本解釋

    dàng ? ㄉㄤˋ ◎ 見“蕩”。

  • 漢語字典

    [①][dàng][《廣韻》徒朗切,上蕩,定。]“偒1”的今字?!笆?”的繁體字。亦作“蘯1”?!胞?”的被通假字。(1)搖動;擺動。(2)引申為動搖。(3)震蕩;激蕩。(4)引申為萌動。(5)流,排泄。(6)洗滌。(7)蕩滌;清除。(8)毀壞;破壞。(9)恣縱;放蕩不羈。(10)誘惑;迷惑。(11)平坦。(12)引申為平等。(13)廣大。(14)引申為渺茫。(15)寬恕。(16)閑逛。(17)沖撞;沖殺;觸碰。(18)淺水湖;沼澤。(19)心悸。一種心動加速的癥狀。(20)同“簜”。大竹。(21)姓。春秋宋有蕩澤。見《左傳·成公十五年》。[②][tàng][《廣韻》他浪切,去宕,透。]“蕩2”的繁體字。亦作“蘯2”。通“趟3”。量詞。[③][tāng][《集韻》他郎切,平唐,透。]“蕩3”的繁體字。亦作“蘯3”。古水名。即今之湯水,在河南省湯陰縣北境。

    音韻參考

    [上古音]:陽部定母,dang[廣 韻]:徒朗切,上37蕩,dàng,宕開一上唐定[平水韻]:上聲二十二養(yǎng)·去聲二十三漾[粵 語]:dong6[閩南語]:tong7,thang7,thong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蕩;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058第42【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大也?!菊撜Z】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帧踞屆渴帲疟U去穢垢也?!径Y·昏義】蕩天下之隂事?!∮帧径Y·月令】仲冬諸生蕩?!驹]】蕩謂物動萌芽也?!∮帧緯ぎ吤恳允幜甑隆!緜鳌糠攀幰病!∮帧緯けP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驹]】播蕩也?!∮帧驹姟ご笱拧渴幨幧系??!緜鳌渴幨帲ǘ葟U壞貌。 又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wèi)氏?!∮炙饲校魞?。義同。 又底朗切,音黨?!局芏Y·地官·稻人】以溝蕩水?!驹]】謂以溝行水也?!∮帧厩皾h·揚(yáng)雄傳】雄爲(wèi)人??易佚蕩。【註】佚蕩,緩也?!∮炙O切,音湯。地名?!臼酚洝斨龠B傳】止于蕩隂不進(jìn)。【註】河內(nèi)有蕩隂縣?!∮炙??!厩皾h·地理志】蕩水東至內(nèi)黃澤?!∮痔估是?。平易也?!驹姟R風(fēng)】魯?shù)烙惺?。徐邈讀帑。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