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ā
  • 拼音:zha
  • 注音:ㄓㄚ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HAEC
  • 五筆98:HEGB
  • 五行:
  • Unicode:U+76BB
  • 四角號碼:24247
  • 倉頡輸入法:YMDHE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皻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ā
  • 皻字筆順
    豎橫折撇橫折豎折橫橫橫折撇豎折捺
  • 皻字的組詞
    鼻皻
  • 基本解釋

    zhā ? ㄓㄚˉ ◎ 古同“齇”。

  • 漢語字典

    [①][zhā][《廣韻》側(cè)加切,平麻,莊。]亦作“皶1”。(1)痤瘡。(2)鼻部及其兩側(cè)所生的紅色小瘡粒。

    音韻參考

    [廣 韻]:側(cè)加切,下平9麻,zhā,假開二平麻莊[粵 語]:zaa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皮字部】 皻;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792第03【廣韻】側(cè)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渣?!绢惼勘巧习??!军S帝素問】勞汗當(dāng)風(fēng)寒,薄爲(wèi)皻?!驹]】俗謂之粉刺?!∮帧菊滞ā考t暈似瘡,浮起。著面鼻者,曰酒皻。 又【五音集韻】采古切,音蔖?!静┭拧堪棸?,皻也?! 居衿拷褡鼾O?!绢惼客ㄗ??。俗作皶。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