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hāo
  • 拼音:hao
  • 注音:ㄏㄠ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KAYK
  • 五筆98:KAYK
  • 五行:
  • Unicode:U+5686
  • 四角號碼:64027
  • 倉頡輸入法:RTY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088
提交資料
  • 嚆字拼音(帶聲調(diào))
    hāo
  • 嚆字筆順
    豎折橫橫豎豎捺橫豎折橫豎折豎折橫
  • 嚆字的組詞
    嚆矢
  • 基本解釋

    hāo ? ㄏㄠˉ ◎ 呼叫:嚆短(響箭射出后,聲音先到而箭后至,喻發(fā)生在先的事物或事物的開端)。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hāo? 〈動〉 (1) 呼叫 [call out] 吳人謂叫呼為嚆?!都崱? 焉知曾、 史之不為 桀、 跖嚆矢也?——《莊子·在宥》。 成玄英疏:“嚆,箭鏃有吼猛聲也。” (2) 又如:嚆矢(響箭。喻先聲)

  • 漢語字典

    [①][hāo][《集韻》虛交切,平爻,曉。]呼叫。參見“嚆矢”。

    音韻參考

    [廣 韻]:許交切,下平5肴,xiāo,效開二平肴曉[國 語]:hāo[粵 語]:ho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嚆;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211第36【集韻】虛交切,音虓。同詨。叫呼也?!厩f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爲桀跖嚆矢也。【註】嚆矢,矢之鳴者。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