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xiǎng
  • 拼音:xiang
  • 注音:ㄒㄧㄤˇ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會意
  • 五筆86:UDQG
  • 五筆98:UGQG
  • 五行:
  • Unicode:U+9C9E
  • 四角號碼:90106
  • 倉頡輸入法:FQNW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789
提交資料
  • 鲞字拼音(帶聲調(diào))
    xiǎng
  • 鲞字筆順
    捺撇橫橫撇捺撇折豎折橫豎橫橫
  • 鲞字的組詞
    白鲞 烏狼鲞
  • 基本解釋

    (鮝) xiǎng ?ㄒㄧㄤˇ ◎ 剖開晾干的魚:鲞魚。白鲞。鰻鲞。 ◎ 泛指成片的腌臘食品:茄鲞。筍鲞。牛肉鲞。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鮝 xiǎng? 〈名〉 (1) 干魚;臘魚 [dried fish] 石首鲞,食之消瓜成水?!獣x· 王羲之《雜帖五》 (2) 又如:鲞鶴(即勒魚做成的魚干);鲞鋪(賣干魚、腌臘食品的店鋪) (3) 腌臘食品 [preserved and cured food] 鳳姐兒聽說,依言夾些茄鲞,送入 劉姥姥口中。——《紅樓夢》 (4) 又如:鲞臘(干臘魚肉)

  • 漢語字典

    [①][xiǎng][《集韻》寫兩切,上養(yǎng),心。]亦作“鯗1”。“鲞1”的繁體字。亦作“鱶1”。(1)干魚;腌魚。(2)腌臘或加工精制的食品。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聲二十二養(yǎng)[粵 語]:soeng2[閩南語]:siuN2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