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cu
  • 注音:ㄘㄨˋ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GKI
  • 五筆98:YSKG
  • 五行:
  • Unicode:U+8A8E
  • 四角號碼:05696
  • 倉頡輸入法:YRD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誎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誎字筆順
    捺橫橫橫豎折橫橫豎折橫豎撇捺
  • 基本解釋

    cù ? ㄘㄨˋ ◎ 促。 ◎ 從。 ◎ 飾。

  • 漢語字典

    [①][cù][《廣韻》七玉切,入燭,清。](1)謹(jǐn)敕之貌。(2)作人名用字。宋有趙希誎,見《宋史·宗室世系表四》。

    音韻參考

    [廣 韻]:七玉切,入3燭,cu,通開三入鍾清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誎;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161第23【唐韻】桑谷切【集韻】蘇谷切,??音速?!菊f文】餔旋促也?!緩V雅】誎促也?!绢惼匡椧??!九逵劶啃f也?!∮秩嗣?。希誎、崇誎,見【宋史·宗室表】?!∮帧緩V韻】七玉切?!炯崱口呌袂?,??音促。義同?!∮帧居衿繌囊???甲C:〔【廣雅】督促也?!场≈?jǐn)按廣雅原文誎督二字爲(wèi)促非訓(xùn)誎督促也,謹(jǐn)照原書文義改作誎促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