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ě
  • 拼音:e
  • 注音:ㄜ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EKKN
  • 五筆98:EKKN
  • 五行:
  • Unicode:U+816D
  • 四角號(hào)碼:76227
  • 倉頡輸入法:BRR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5517
提交資料
  • 腭字拼音(帶聲調(diào))
    ě
  • 腭字筆順
    撇折橫橫豎折橫豎折橫橫橫折
  • 腭字的組詞
    唇腭裂 腭音 腭裂 腭化 腭鋒 腭部 輔腭 嚼腭搥床 嚼腭捶床 軟腭 頤腭 齦腭 硬腭
  • 基本解釋

    è ? ㄜˋ ◎ 口腔的上膛,前面部分,稱“硬腭”;后面部分是結(jié)締組織和肌肉構(gòu)成的,稱“軟腭”。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齶 è? 〈名〉 (形聲。從肉,咢聲。本義:口腔的上膛。前部稱硬腭,后部稱軟腭)同本義 [palate] 余循龜之南,見其腭中沸水,其上唇覆出,為人擊缺?!缎煜伎陀斡洝?/p>

  • 漢語字典

    [①][è][《龍龕手鑒》五各切]分隔口腔與鼻腔的組織。分兩部分:前部為骨與肌肉構(gòu)成,較堅(jiān)硬,稱硬腭;后部為結(jié)締組織與肌肉構(gòu)成,較柔軟,稱軟腭。

    音韻參考

    [平水韻]:入聲十藥[粵 語]:ngo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腭; 康熙筆畫:24; 頁碼:頁989第08【字彙】與齶同。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