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pí,pī
  • 拼音:pi
  • 注音:ㄆㄧˊ,ㄆㄧ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XXXN
  • 五筆98:XXXN
  • 五行:
  • Unicode:U+7EB0
  • 四角號碼:22110
  • 倉頡輸入法:VMP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822
提交資料
  • 紕字拼音(帶聲調(diào))
    pí,pī
  • 紕字筆順
    折折橫橫折撇折
  • 紕字的組詞
    縞紕 縞紕 紕鋒 紕越 紕妄 紕疏 紕軟 紕僻 紕繆 紕謬 紕縵 紕亂 紕漏 紕盭 紕戾 紕離 紕颣 紕罽 紕蠹 紕薄 素紕 小紕漏 胥紕 鑿紕 重紕貤繆
  • 基本解釋

    (紕) pī ? ㄆㄧˉ ◎ 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線紕了。把這一團(tuán)毛線紕開?!? (紕) bǐ ? ㄅㄧˇ ◎ 古代中國西北少數(shù)民族所織的獸毛布。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紕 pī? 〈名〉 (1) 疏忽;謬誤 [mistake] 五者一物紕繆?!抖Y記·大傳》 (2) 如:紕越(過失,錯誤);紕妄(謬誤虛妄);紕戾(訛錯;不合情理);紕亂(錯亂);紕僻(錯誤) (3) 通“妣”。已故的母親 [deceased mother] 自傷紀(jì)考紕?!督饛V延母徐氏紀(jì)產(chǎn)碑》詞性變化 紕 pī? 〈動〉 (1) 布帛、絲縷等破壞披散 [dishevel]。如:紕疏(布帛經(jīng)緯松散);紕薄(布帛之類絲縷稀疏);紕縵(經(jīng)緯稀疏的帛);紕纇(布帛等織物稀疏而有毛病。猶言次品);紕軟(稀疏柔軟) (2) 另見 pí?基本詞義 紕 pí? 〈名〉 (形聲。從糸,比聲。本義:緣飾;邊緣) 同本義 [edge with lace,border,etc.] 從糸,比聲。謂氐所制毛布?!墩f文》。按,此字本當(dāng)訓(xùn)“緣”也。 紕,緣也?!稄V雅》 縞冠素紕。——《禮記·玉藻》。注:“邊緣也?!?/p>

  • 漢語字典

    [①][pí][《廣韻》符支切,平支,並。]“辟5”的被通假字?!凹?”的繁體字。(1)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飾緣邊。(2)指冠服等的緣飾。[②][pī][《廣韻》匹夷切,平脂,滂。]“紕2”的繁體字。(1)謂絲織物稀疏。(2)謂布帛欲壞時絲縷松散。(3)疏忽;謬誤。[③][bǐ][《集韻》補(bǔ)履切,上旨,幫。]“紕3”的繁體字。古代氐族人制的獸毛織物。參見“紕3罽”。

    音韻參考

    [上古音]:脂部并母,biei[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pe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紕;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944第25【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緺栄拧め屟浴考劊椧??!驹姟む{風(fēng)】素絲紕之?!竟{】素絲爲(wèi)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帧炯崱科降z切,音備?!菊崱颗馇校舯?。義??同?!∮帧炯崱抠f彌切,音??。【正韻】蒲糜切,音皮。緣也。【禮·玉藻】縞冠素紕?!驹]】緣邊也?!∮帧緩V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義同?!∮帧緩V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径Y·大傳】五者一物紕繆?!驹]】紕繆,猶錯也。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菊f文】紕,氐人??也?!∮帧炯崱垦a(bǔ)履切,音比。義同?!∮帧緩V韻】昌里切,音齒??兤r一紕。出《新字林》?! 炯崱炕蜃??。考證:〔又【集韻】蒲眠切,音編?!场≈?jǐn)按編非蒲眠切。今據(jù)原文音編改音蹁。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