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ǎn
  • 拼音:yan
  • 注音:ㄧㄢˇ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PUDN
  • 五筆98:PUDN
  • 五行:
  • Unicode:U+88FA
  • 四角號(hào)碼:34216
  • 倉(cāng)頡輸入法:LKL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裺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ǎn
  • 裺字筆順
    捺折豎撇捺橫撇捺豎折橫橫折
  • 基本解釋

    yǎn ? ㄧㄢˇ ◎ 圍在小孩子胸前使衣服保持清潔的東西,即圍嘴兒。 ◎ 衣縫緣邊。 ◎ 衣領(lǐng)。

  • 漢語字典

    [①][yǎn][《廣韻》衣儉切,上琰,影。](1)小兒涎衣。(2)衣服的邊飾。[②][ān]飼馬器。參見“裺2囊”。

    音韻參考

    [廣 韻]:衣儉切,上50琰,yǎn,咸開三上鹽B影[粵 語]:jim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下】【衣字部】 裺; 康熙筆畫:14; 頁(yè)碼:頁(yè)1119第13【唐韻】於檢切【集韻】衣檢切,??音掩?!居衿烤壱病!菊f文】裺謂之褗?!∮帧炯崱繛鹾校羧C?!緭P(yáng)子·方言】飮馬橐,自關(guān)而西謂之裺囊,或謂之裺篼?!∮帧緩V韻】於劒切,音俺。衣寬也?!∮帧緭P(yáng)子·方言】裺謂之襦。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guó)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