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生僻字
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duō
  • 拼音:duo
  • 注音:ㄉㄨㄛ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KBMH
  • 五筆98:KBMH
  • 五行:
  • Unicode:U+5484
  • 四角號碼:62072
  • 倉頡輸入法:RU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1103
提交資料
  • 咄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uō
  • 咄字筆順
    豎折橫折豎豎折豎
  • 咄字的組詞
    叱咄 忉咄 咄唶 咄喏 咄諾 咄吶 咄駡 咄罵 咄嗟之間 咄嗟立辦 咄嗟叱咤 咄嗟便辦 咄嗟 咄呵 咄咄書空 咄咄怪事 咄咄逼人 咄咄 咄啐 咄欪 咄叱 骨咄犀 骨咄祿 骨咄 汩咄 怪事咄咄 呵咄 訶咄 樂嗟苦咄 囊囊咄咄 喃喃咄咄 商咄 書空咄咄 咤咄 震咄
  • 與咄相關(guān)的成語
    咄咄逼人 咄咄怪事 咄嗟之間 咄咄書空 咄嗟立辦 咄嗟叱咤 咄嗟便辦 怪事咄咄 樂嗟苦咄
  • 基本解釋

    duō ?ㄉㄨㄛˉ ◎ 〔咄咄〕表示驚怪,如“咄咄怪事?!? ◎ 表示呵叱:“咄!你這光棍!那么簡單”。

    英文翻譯

    hoots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duō? (1) (形聲。從口,出聲。本義:呵叱聲) 同本義 [tut-tut] 咄,相調(diào)也。——《說文》 咄,相訶也?!蹲至帧? 咄,啐也。——《蒼頡篇》 咄!口無毛。——《漢書·東方朔傳》。注:“叱咄之聲?!? 郭舍人疾言罵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史記》 咄!你是個破落戶?!端疂G傳》 (2) 又如:咄叱(呵責(zé));咄啐(呵斥);咄罵(呵斥辱罵)

  • 漢語字典

    [①][duō][《廣韻》當(dāng)沒切,入沒,端。][《廣韻》丁括切,入末,端。]亦作“嚉1”。(1)呵叱。(2)指呵叱聲。(3)嘆詞。表示嗟嘆。(4)古時尊者呼左右之詞。

    音韻參考

    [廣 韻]:當(dāng)沒切,入11沒*,du,臻合一入魂端[平水韻]:入聲六月·入聲七易[唐 音]:duɑt,du?t[國 語]:duō[粵 語]:cyut3deot1[閩南語]:thuh8,thut8,khut8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咄; 康熙筆畫:8; 頁碼:頁184第07【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dāng)沒切,敦入聲?!菊f文】相謂也?!厩皾h·李陵傳】立政曰:咄,少卿良苦。 又【廣韻】呵也。【戰(zhàn)國策】呴籍叱咄。【前漢·東方朔傳】朔笑之曰:咄。【註】師古曰:咄,叱咄之聲?!∮秩!惧居钣洝窟腿跍Q(jìng)戒寺北,人至泉旁,大叫大涌,小叫小涌,咄之則涌彌甚。 又【韻會】咄咄,驚怪聲也。【後漢·嚴(yán)光傳】帝卽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爲(wèi)理耶。【晉書·殷浩傳】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帧驹鲰崱窟袜担烧Z也。【晉書·石崇傳】嘗爲(wèi)客作豆粥,咄嗟便辦?!∮帧菊滞ā炕蛟环跁x之閒,尊者呼左右曰咄,左右必諾。司空圖作休沐記用之。 又【前漢·西域傳】郁立師國,王治內(nèi)咄谷?!驹]】咄,丁忽反。 又【集韻】【韻會】【正韻】??都括切,音掇?!居衿窟骋病!∮帧厩皾h·東方朔傳註】鄭展曰:咄,音豽裘之豽。◎按師古以鄧說爲(wèi)非,然鄧有此音,今存之。 又葉都聿切。【蘇轍·香山賦】母令東坡,聞我而咄。奉持香山,稽首仙釋。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