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生僻字
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miè
  • 拼音:mie
  • 注音:ㄇㄧㄝ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5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GOI
  • 五筆98:GOI
  • 五行:
  • Unicode:U+706D
  • 四角號碼:10809
  • 倉頡輸入法:XM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0223
提交資料
  • 滅字拼音(帶聲調)
    miè
  • 滅字筆順
    橫捺撇撇捺
  • 滅字的組詞
    埃滅 巴氏滅菌法 暴滅 北京滅門案 變滅 賓滅 秉公滅私 兵強則滅 兵彊則滅 撥滅 不生不滅 不可磨滅 殘滅 柴毀滅性 鏟滅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抄家滅門 乘滅 除夕滅門案 除滅 促死促滅 促滅 摧滅 打滅 大義滅親 蕩滅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電波滅火器 電滅 雕滅 斷滅空 斷滅 遏滅 二疊紀大滅絕事件 燔滅 反風滅火 防滅 廢滅 焚滅 覆宗滅祀 覆滅 腐滅 甘露滅 甘露滅 革滅 革滅 亙古不滅 攻滅 規(guī)滅 賀州滅門案
  • 與滅相關的成語
    兵強則滅 不可磨滅 柴毀滅性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大義滅親 反風滅火 覆宗滅祀 亙古不滅 懷刺漫滅 灰飛煙滅 毀形滅性 灰身滅智 毀不滅性 火滅煙消 魯莽滅裂 鹵莽滅裂 滅此朝食 滅頂之災 滅絕人性 滅景追風
  • 基本解釋

    (滅) miè ? ㄇㄧㄝˋ ◎ 火熄:熄滅。 ◎ 消失,喪失:滅口。滅亡。不可磨滅。滅族(古代的一種殘酷刑罰,一人犯罪,株連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親屬,都被一起殺掉)。 ◎ 淹沒:滅頂之災。

    反義詞

    英文翻譯

    destroy   drown   exterminate   extinguish   go out   put out

  • 詳細解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滅 miè? 〈動〉 (1) (形聲。從水,威( xuè)聲。簡化字“滅”為會意,從“一”從“火”,“一”表示覆壓火上。本義:消滅;滅亡) (2) 同本義 [extinguish;obliterate;be destroyed;perish] 滅,盡也。——《說文》 滅,絕也。——《爾雅·釋詁》 國之滅亡無日矣。——《禮記·樂記》 家有既亡,國有既滅。——《谷梁傳·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滅。——《呂氏春秋·情勢》 誰得而族滅也?——杜牧《阿房宮賦》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敝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秦皇滅典,亦造仙詩——《文心雕龍·明詩》 滅韓亡 魏?!稇?zhàn)國策·魏策》 (3) 又如:滅于絳;一朝而滅;滅親(斷絕親族間的關系);滅戶(全家皆死,宗嗣斷絕);消滅(使消滅;除掉;滅亡);毀滅(摧毀消滅);滅夷(消滅);滅劫(毀滅的災難) (4) 消失,隱沒 [disappear] 何(荷)校(木枷)滅耳?!鸥Α稇驗榱^句》 爾曹身與名俱滅。 (5) 又如:滅抹(埋沒);滅名(名譽盡失);滅身(喪身,毀滅自身);滅沒(湮沒;隱沒);滅景(隱沒形影,指隱居) (6) 熄滅 [fire or light goes;extinguish] 火不滅。——唐· 杜牧《阿房宮賦》 (7) 又如:滅卻(熄滅);滅息(熄滅) (8) 淹沒 [drown;submerge] 過涉滅頂。——《易·大過》 (9) 涂抹改動 [alter]。如:滅刺(讓名刺上的字跡消隱,指不愿投刺干謁);滅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簡上的字句)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miè][《廣韻》亡列切,入薛,明。]“烕1”的今字?!皽?”的繁體字。(1)除盡,使不存在。(2)指被除滅的事物。(3)熄滅。(4)淹沒。(5)引申為埋沒,抹煞。(6)消失;隱沒。(7)《春秋》用語。謂用重兵攻占,奪取別的國家或城邑。(8)指國君被殺。(9)指死亡。(10)涂抹。(11)佛教語。滅度。涅槃的意譯。

    音韻參考

    [上古音]:月部明母,miat[平水韻]:入聲九屑[粵 語]:mit6[閩南語]:biat8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滅;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665第03〔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說文】盡也?!局芏Y·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譀]也?!疽住ご筮^】過涉滅頂?!∮只鹣ㄒ??!緯けP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又【韻補】葉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zhàn)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