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hu
  • 注音:ㄏㄨ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6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GXG
  • 五筆98:UGXG
  • 五行:
  • Unicode:U+51B1
  • 四角號碼:31112
  • 倉頡輸入法:IMMV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549
提交資料
  • 冱字拼音(帶聲調)
  • 冱字筆順
    捺橫橫折折橫
  • 冱字的組詞
    冰冱 固陰冱寒 涸冱 冱陰 冱嚴 冱霜 冱冥 冱結 冱涸 冱寒 冱凍 洄冱 積冱 隆冱 凝冱
  • 基本解釋

    hù ?ㄏㄨˋ ◎ 閉,塞:“心冱涸其不化兮,形凝冰而自栗”。 ◎ 凍結:“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沍 hù? 〈動〉 (1) 凍結 [freeze] 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肚f子》 (2) 又如:冱陰(陰冷之氣,凝聚不散);冱涸(冱結。凝結);冱寒(寒氣凝結) (3) 凝聚 [condense] 大攝,骨枯而血冱?!都崱?b>詞性變化 ◎ hù? 〈形〉 (1) 寒冷 [cold]。如:冱凍(天寒地凍);冱冥(陰晦寒冷);冱嚴(天寒地凍) (2) 閉塞的 [out-of-the-way] 窮冱惟沙漠,昔聞今信然?!獜堭B(yǎng)浩《上都道中》

  • 漢語字典

    [①][hù][《廣韻》胡誤切,去暮,匣。](1)凍結;寒冷。(2)閉。參見“冱寒”。(3)干涸。

    音韻參考

    [廣 韻]:胡誤切,去11暮,hù,遇開一去模匣[平水韻]:去聲七遇[國 語]:hù[粵 語]:wu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冫字部】 冱; 康熙筆畫:6; 頁碼:頁131第26【唐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玉篇】寒也。【廣韻】寒凝也?!緩埡狻の骶┵x】涸隂冱寒?!卷崟客ㄗ骱?。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