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è
  • 拼音:e
  • 注音:ㄜˋ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YVT
  • 五筆98:WVTY
  • 五行:
  • Unicode:U+9913
  • 四角號碼:83750
  • 倉頡輸入法:OIHQ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餓字拼音(帶聲調(diào))
    è
  • 餓字筆順
    撇捺捺折橫橫折捺撇橫豎橫折撇捺
  • 基本解釋

    è ?ㄜˋ ◎ 見“餓”。

  • 漢語字典

    [①][è][《廣韻》五個切,去箇,疑。]“餓1”的繁體字。(1)飢之甚;不飽。(2)特指餓死。(3)使受餓。(4)指饑荒。

    音韻參考

    [廣 韻]:五個切,去38箇,è,果開一去歌疑[平水韻]:去聲二十一個[粵 語]:ngo6[閩南語]:go7,ngoD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食字部】 餓;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420第08【唐韻】【正韻】五箇切【集韻】【韻會】牛箇切,??我去聲?!居衿匡|也?!緩V韻】不飽也?!径Y·檀弓】昔者衞國兇飢,夫子爲粥,與國之餓者?!虬错n子飾邪篇:家有常業(yè),雖飢不餓。淮南子說山訓:寧一月飢,毋一旬餓。以此推之,餓甚于飢也。故孟子朝不食,夕不食,兼飢餓言。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