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ín
  • 拼音:yin
  • 注音:ㄧㄣ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KWYN
  • 五筆98:KWYN
  • 五行:
  • Unicode:U+541F
  • 四角號碼:68027
  • 倉頡輸入法:ROI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0740
提交資料
  • 吟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ín
  • 吟字筆順
    豎折橫撇捺捺折
  • 吟字的組詞
    八吟 白頭吟 抱膝吟 悲吟 蟬吟 唱吟 長吟 沉吟章句 沉吟未決 沉吟不語 沉吟不決 沉吟 愁吟 楚妃吟 雌呿雄吟 低吟淺唱 低吟 東武吟行 東武吟 獨(dú)吟 短長吟 返吟復(fù)吟 反吟伏吟 飛吟亭 分吟 鳳吟鸞吹 鳳吟 風(fēng)吟 復(fù)吟 伏吟 伏吟 高吟 高吟 歌吟 歌吟 蛩吟 孤吟 豪吟 號吟 和吟 虎嘯龍吟 嘩吟 笳吟 噤吟 扣壺長吟 口吟舌言 枯吟 枯木龍吟 苦吟 狂吟老監(jiān)
  • 與吟相關(guān)的成語
    沉吟未決 沉吟不語 沉吟章句 沉吟不決 低吟淺唱 扣壺長吟 口不絕吟 狂吟老監(jiān) 龍吟虎嘯 鸞吟鳳唱 騎驢吟灞上 山吟澤唱 無病呻吟 匣里龍吟 尋繹吟玩 吟風(fēng)弄月 鶯吟燕舞 鶯吟燕儛 晝吟宵哭 莊舄越吟
  • 基本解釋

    yín ? ㄧㄣˊ ◎ 唱,聲調(diào)抑揚(yáng)地念:吟詠。吟誦。吟味(吟詠玩味,體味)。吟諷(吟詠諷誦)。 ◎ 嘆息,痛苦的聲音:吟嘯(a.悲哀憤慨地長嘆;b.吟詠)。呻吟。 ◎ .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名稱:秦婦吟。 ◎ 鳴,叫:風(fēng)吟。猿吟。

    英文翻譯

    chant   recite   the cry of animals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唫 yín? 〈動〉 (1) (形聲。從口,今聲。唫為吟的本字。本義:呻吟、嘆息) (2) 同本義 [sigh;groan] 吟,呻也。——《說文》 吟,嘆也。——《蒼頡篇》 呿吟至微。——《素問·寶命全形論》。注:“謂吟嘆也。” 晝吟宵哭?!稇?zhàn)國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盡情,關(guān)山隴坂高無極?!鳌?何景明《隴右行送徐少參》 (3)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發(fā)出哼哼聲);吟嘯(悲嘆;哀號) (4) 吟詠;誦讀 [chant;recite] 倚樹而吟?!肚f子·德充符》 則將吳吟?!稇?zhàn)國策·秦策》。注:“歌吟也。” 盜跖吟口?!盾髯印げ黄垺? 吟青黃?!稘h書·禮樂志》。注:“謂歌誦也?!? (5) 又如:吟鹽詠絮(對鹽吟詠女子的贊詞);吟月(對月吟詩);吟弄(吟唱;吟詠);吟呻(吟詠;推敲詩句);吟玩(吟詠玩賞);吟頌(謳吟歌誦);吟詩(吟誦詩歌);吟歌(吟詠歌唱);吟寫(吟詠抒寫) (6) 鳴,叫 [sing] 熊咆龍吟?!啤?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7) 又如:吟叫(鳴叫);吟吼(吼叫);吟鳥(善鳴的鳥);吟蛩(鳴叫著的蟋蟀);吟鳴(鳴叫);吟嘯(呼嘯;呼叫);吟蟲(善鳴的蟲) (8) 作詩,寫詩;推敲字句 [compose]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R延讓《苦吟》 (9) 又如:吟懷(作詩的情懷);吟諷(作詩。亦謂作詩諷刺)詞性變化 yín? 〈名〉 (1) 古典詩詞的一種名稱 [song (as a type of classical poetry)]。如:吟卷(詩冊;詩稿);吟草(詩稿);吟軸(詩卷;詩冊);吟箋(詩稿);吟集(詩集);《秦中吟》 (2) 詩人 [poet]。如:吟肩(詩人的肩膀);吟骨(詩人的精神);吟客(詩人);吟堂(詩人的堂室,書齋);吟眸(詩人的視野);吟筆(詩人的筆);吟窗(詩人的居住的窗戶);吟魂(詩人的靈魂)

  • 漢語字典

    [①][yín][《廣韻》魚金切,平侵,疑。][《廣韻》宜禁切,去沁,疑。]亦作“噖1”。“欽3”的被通假字。亦作“訡1”。(1)吟詠;誦讀。(2)指抒寫。(3)嘆息;呻吟。(4)鳴,叫。(5)吹奏。(6)謂語音模糊。(7)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8)常用指與作詩或詩人有關(guān)的事物。參見“吟壇”、“吟肩”、“吟鞭”。(9)彈奏古琴的指法。吟法為:左手按弦,在某一徽位作短距離的往復(fù)擺動。(10)象聲詞。(11)姓。唐有嘉州刺史吟約。見《正字通·口部》。[②][yǐn]亦作“噖2”。見“噤吟”。[③][jìn]通“噤1”。閉口。

    音韻參考

    [廣 韻]:魚金切,下平21侵,yín,深開三平侵B疑[平水韻]:下平十二侵·去聲二十七沁[唐 音]:*ngyim[國 語]:yín[粵 語]:jam4ngam4[閩南語]:gim2,gim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吟; 康熙筆畫:7; 頁碼:頁177第19〔古文〕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音切,音崟?!菊f文】呻也?!緩V韻】歎也?!∮帧驹鲰崱颗兑?,詠也,鳴也?!厩f子·德充符】倚樹而吟。【戰(zhàn)國策】晝吟宵哭?!境o·漁父】行吟澤畔。【荀子·不茍篇】盜跖吟口。【註】吟詠長在人口也?!踞釢h·梁冀傳】口吟舌言?!驹]】謂語吃不能明了?!∮中??!菊滞ā刻萍沃荽淌芬骷s。 又音含?!厩皾h·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帧炯崱颗e\切,音僸?!緭P(yáng)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驹]】師古曰:噤吟,頷頤之貌。吟,魚錦反。 又【集韻】宜禁切,音??。長詠也?!卷n愈·同宿聮句】白鶴叫相喑。喑或作吟,吟去聲?!∮忠羿??!臼酚洝せ搓浐顐鳌侩m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註】吟,巨蔭反?!∮忠羟佟R嘁姟臼酚洝せ搓浐顐魉麟[註】?! 菊f文】或作?訡?!炯崱恳嘧鳉J。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