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í
  • 拼音:zhi
  • 注音:ㄓˊ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3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FUFY
  • 五筆98:FUFY
  • 五行:
  • Unicode:U+74E1
  • 四角號碼:42430
  • 倉頡輸入法:GJHV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瓡字拼音(帶聲調)
    zhí
  • 瓡字筆順
    橫豎橫捺撇橫橫豎撇撇折捺捺
  • 基本解釋

    zhí ?ㄓˊ ◎ 古諸侯國名,在今中國山東省北部。

  • 漢語字典

    [①][zhí][《廣韻》之入切,入緝,章。]同“執(zhí)1”。漢侯國名,屬北???。在今山東省北部。

    音韻參考

    [廣 韻]:之入切,入26緝,zhi,深開三入侵A章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上】【瓜字部】 瓡;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747第08【集韻】質入切,音執(zhí)??h名。在北海?!厩皾h·地理志】瓡縣?!驹]】師古曰:瓡,卽執(zhí)字。 又【前漢·王子侯表】瓡節(jié)侯息。【註】師古曰:瓡,卽瓠字也?!∮帧臼酚洝そㄔ詠砗钫吣瓯怼凯曌懞顠G者?!驹]】徐廣曰:瓡,音胡。索隱曰:縣名。按表在河東,志亦同。卽狐字。○按三說不同,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