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xiāng
  • 拼音:xiang
  • 注音:ㄒㄧㄤ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XSHG
  • 五筆98:XSHG
  • 五行:
  • Unicode:U+7DD7
  • 四角號碼:26900
  • 倉頡輸入法:VFDB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緗字拼音(帶聲調(diào))
    xiāng
  • 緗字筆順
    折折捺捺捺捺橫豎撇捺豎折橫橫橫
  • 基本解釋

    xiāng ? ㄒㄧㄤˉ ◎ 見“緗”。

  • 漢語字典

    [①][xiāng][《廣韻》息良切,平陽,心。]“緗1”的繁體字。(1)淺黃色。(2)指淺紅色。參見“緗核桃”。(3)淺黃色的絹帛。古人多用以書寫,亦用作書的封套。(4)泛指書卷。參見“緗帖”。(5)樹名。

    音韻參考

    [廣 韻]:息良切,下平10陽,xiāng,宕開三平陽心[平水韻]:下平七陽[粵 語]:soe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緗;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929第33【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新附字】帛淺黃色也?!踞屆烤|,桑也。如桑葉初生之色也?!踞釢h·輿服志】賈人緗縹而已?!∮帧炯崱繋熐f切,音霜。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