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hùn
  • 拼音:hun
  • 注音:ㄏㄨㄣ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RJXX
  • 五筆98:RJXX
  • 五行:
  • Unicode:U+638D
  • 四角號碼:56012
  • 倉頡輸入法:QAP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掍字拼音(帶聲調)
    hùn
  • 掍字筆順
    橫豎橫豎折橫橫橫折撇折
  • 基本解釋

    hùn ? ㄏㄨㄣˋ ◎ 古同“混”,同;混合:“乘云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掍成?!? ◎ 縫紉東西滾邊;緣邊。

  • 漢語字典

    [①][hùn][《廣韻》胡本切,上混,匣。](1)同;混合。(2)振起。

    音韻參考

    [廣 韻]:胡本切,上21混,hùn,臻合一上魂匣[國 語]:gǔn,hǔn[粵 語]:gwan2wan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中】【手字部】 掍;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437第07【唐韻】【集韻】??古本切,音袞?!菊f文】同也?!∮帧咎祈崱亢厩小炯崱俊卷崟繎跣柷?,??音混。義同。【揚子·方言】宋衞之閒曰綷,或曰掍。東齊曰醜?!景喙獭の鞫假x】掍建章而連外屬?!驹]】與混同?!就醢ざ春嵸x】帶以象牙,掍其會合?!驹]】帶猶飾也,飾之象牙,同於會合之處。 又【揚雄·甘泉賦】薌呹肸以掍根。【註】振起眾根?! 炯崱炕蜃??。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