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fán
  • 拼音:fan
  • 注音:ㄈㄢˊ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2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TOL
  • 五筆98:QTOL
  • 五行:
  • Unicode:U+9407
  • 四角號(hào)碼:82169
  • 倉頡輸入法:CHDW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8112
提交資料
  • 鐇字拼音(帶聲調(diào))
    fán
  • 鐇字筆順
    撇捺橫橫豎捺撇橫撇捺撇橫豎撇捺豎折橫豎橫
  • 基本解釋

    fán ? ㄈㄢˊ ◎ 寬刃斧。 ◎ 一種形似鏟的工具。 ◎ 鏟除。 ◎ 鐵椎。 ◎ 化學(xué)元素“釩”的舊譯。

  • 漢語字典

    [①][fán][《廣韻》附袁切,平元,奉。][《廣韻》甫煩切,平元,非。]鏟子。參見“鐇钁”。

    音韻參考

    [廣 韻]:附袁切,上平22元,fán,山合三平元並[粵 語]:faan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鐇;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1321第36【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廣刃斧?!∮帧炯崱挎谠校舴??!踞釢h·杜篤傳】鐇钁株林?!驹]】廣雅曰:鐇,音甫袁反。椎也。??蒼云:鐇,鏟也。謂以鏟钁去林木之株蘗也?!∮帧静┭拧孔狄病!∮帧炯崱糠綗┣?,音藩。義同。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