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óng
  • 拼音:long
  • 注音:ㄌㄨㄥ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20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MUED
  • 五筆98:MUED
  • 五行:
  • Unicode:U+5DC3
  • 四角號碼:22211
  • 倉頡輸入法:UYB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巃字拼音(帶聲調)
    lóng
  • 巃字筆順
    豎折豎捺橫捺撇橫豎折橫橫橫折橫折橫橫橫
  • 基本解釋

    lóng ? ㄌㄨㄥˊ ◎ 〔巃嵷(sǒnɡ)〕a.峻拔高聳,如“崇山矗矗,巃巃崔巍。”b.云氣蒸騰的樣子,如“山氣巃巃,觸石興云。”c.聚集的樣子,如“車騎并狎,巃巃通迫?!?/p>

  • 漢語字典

    [①][lóng][《廣韻》盧紅切,平東,來。][《廣韻》力董切,上董,來。]亦作“巄1”。見“巃嵸”。

    音韻參考

    [廣 韻]:盧紅切,上平1東,lóng,通開一平東來[唐 音]:lung,lu?ng[國 語]:lóng[粵 語]:lung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山字部】 巃;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322第09【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巃嵸,山峻貌?!舅抉R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嵸崔巍?!∮帧境o·招隱士】嵐巃嵸兮石嵳峩?!驹]】巃嵸,雲(yún)氣滃鬱也。 又【玉篇】【廣韻】力董切【集韻】魯孔切,??音隴。義同。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