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龍 lóng ?ㄌㄨㄥˊ
[①][lóng][《廣韻》力鍾切,平鍾,來(lái)。]亦作“竜1”?!褒?”的繁體字?!褒?”的今字。(1)傳說(shuō)中的一種神異動(dòng)物。身長(zhǎng),形如蛇,有鱗爪,能興云降雨,為水族之長(zhǎng)。(2)稱似龍之動(dòng)物。(3)喻指人君。(4)喻才俊之士。(5)飾以龍形的。(6)借指飾以龍形之物。(7)稱形狀如龍的事物。(8)舊時(shí)堪輿家稱山脈的走勢(shì)為龍。(9)指山脈。(10)俗稱龍卷風(fēng)。為一種猛烈的旋風(fēng),中心氣壓很低。經(jīng)過(guò)水面時(shí),把水吸到空中,形成一條白色水柱,俗又稱白龍。行經(jīng)陸地時(shí),可拔樹倒屋,并將塵土吸入空中,形成黑色柱狀物,俗又稱為黑龍。(11)上古書體的一種。(12)高大的馬,駿馬。(13)見“龍鍾”。(14)龍泉寶劍的省稱。亦泛指精良的劍。(15)水草名。葒草。(16)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稱蒼龍,省稱龍。(17)星名。指歲星,太歲。(18)古代煉丹術(shù)士稱水或汞為龍。(19)傳說(shuō)中的遠(yuǎn)古官名。(20)十二生肖之一。與地支辰相配。(21)通“寵”。光寵,榮耀。(22)通“壟”。山岡。參見“龍斷”。(23)通“壟”。墳?zāi)埂?24)用同“”。參見“龍”。(25)古地名。春秋魯?shù)?。在今山東省泰安市。(26)姓。秦末有龍且。見《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②][máng][《集韻》莫江切,平江,明。](1)通“尨”。雜色,色斑駁。(2)通“”。參見“龍2鵄”。
[上古音]:東部來(lái)母,liong[廣 韻]:力鍾切,上平3鍾,lóng,通開三平鍾來(lái)[平水韻]:上平二冬·入聲十四緝[粵 語(yǔ)]:lung4[閩南語(yǔ)]:geng5,leng5,lio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