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shǐ

百家姓史姓專欄主要介紹史姓的起源知識及由來歷史資料,以及推薦多個好聽的史姓男孩/女孩名字。
  • 史姓來源

    源流一

    源于媯姓,出自黃 帝時創(chuàng)造文字的史皇氏倉頡,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據(jù)傳說,倉頡為河南南樂人,另一說為馮翊人(今陜西大荔),黃帝時期為史官,人稱“史皇氏”。相傳在上古時候,黃帝屬下有一位史官,名叫倉頡,史稱“史皇”。倉頡頭上長著四只眼睛,模樣怪異,舉止不同于常人。但是他善于觀察事物,天生就能寫會畫,因而深受人民愛戴。在史籍《路史》中記載,他能夠“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后來,史皇創(chuàng)立了象形文字,結(jié)束了遠古時期結(jié)繩記事、刻痕為史的漫長歷史,將人類帶入文明。據(jù)說,在倉頡創(chuàng)制出文字的當夜,鬼神都為之哭泣。在他逝世后,人們把他葬在昌意城(今河南南樂)。

    倉頡的后裔子孫們?yōu)榱思o念先祖為人類做出的卓越貢獻,便取他在世時擔任的“史官”官職稱謂作為姓氏,稱史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史氏族人大多尊奉史皇倉頡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太史官尹佚,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尹佚是見于史籍最早的史氏人物,古代文獻多把他推為史氏始祖。西周初年,尹佚出任太史一職,為人嚴正,后人把他作為史官的楷模,并將史佚、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稱為“西周四圣”。據(jù)史籍《新唐書》、《元和姓纂》等書的記載,史氏源于于西周太史尹佚。相傳尹佚為人正直,忠于職守,與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稱為當時“四圣”。他曾經(jīng)受命觀察天文、制訂歷法并且記錄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極受周王的賞識。

    尹佚終身為周朝太史,歷史上又稱他為史佚,后人贊揚尹佚是史官的楷模,據(jù)說他的子孫世襲史官一職。在姓氏制度發(fā)生變化,逐漸成為單純個人或家庭代稱的時代,史佚的子孫后便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史氏。

    源流三

    源于外夷,出自隋、唐時期“昭武九姓”之史國,屬于以國名漢化為氏。唐朝時期,有一西域康國支系(今祁連昭武城)史國(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為“昭武九姓”諸小國之一。

    史國在唐朝時期遭受大食國人(古阿拉伯帝國)的逼迫,有不少族人遷居中原以尋求唐王朝的保護,唐王朝當時將其安置于水草肥美的蒲昌海之地(今新疆羅布泊),其族人中有按漢俗以故國名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時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族阿史那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北魏末期,突厥民族的阿史那部族還比較弱小,在隋王朝統(tǒng)一中國的戰(zhàn)爭中,有部分族人依附于太原王李淵。后突厥民族阿史那部族逐漸強大起來,這部分族人回歸阿史那部的頡利可汗,與唐王朝對抗。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令大將軍李靖與阿史那部戰(zhàn)于定襄(今山西定襄),徹底擊破突厥阿史那部,并千里追蹤俘頡利可汗,“戮阿史那部,兵刃盡卷。”阿史那部十余萬人被卷裹內(nèi)遷,安置于唐王朝指定的五各州府。

    其時,阿史那部族人中即有改漢姓為史氏者。如后來唐朝 發(fā)動 安史之亂的著名的營州寧夷州刺史 史思明,原本就是寧夷州突厥族阿史那部后裔。

    源流五

    源于官位,出自遼國時期官吏史館學(xué)士,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在遼國時期,設(shè)置有史館學(xué)士這一官職,于遼景宗耶律·賢在保寧八年(公元976年)所設(shè),歸屬于南面朝官國史院,地位在兼修國史之下,主要職責(zé)是編纂契丹民族的國史,即內(nèi)史,多為耶律氏族人中有學(xué)識之人擔當。

    在史館學(xué)士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實哷氏,亦稱什勒氏,世居烏葉爾拜柴(今黑龍江左岸俄羅斯境內(nèi))。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ire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史氏。

    ⑵.蒙古族蘇穆察氏,世居鄂爾多斯(今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muca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史氏。

    源流七

    源于滿族,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石佳氏,亦稱實嘉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赤盞部,滿語為Sigiya Hala,世居葉赫烏蘇河(今吉林梨樹),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史氏、石氏。

    ⑵.滿族石富察氏,滿語為Sifuca Hala,世居倭濟(今黑龍江寧安),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史氏、石氏。

    ⑶.滿族石穆魯氏,亦稱石莫勒氏,滿語為Simulu Hala,世居渾春(今吉林琿春),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史氏、石氏、穆氏、魯氏、蕭氏等。

    ⑷.滿族松吉氏,滿語為Sunggi Hala,世居汪秦(今吉林汪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史氏。

    ⑸.滿族松顏氏,滿語為Sungyan Hala,世居尼亞滿(今遼寧新賓尼亞滿山),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史氏。

    源流八

    源于土族,出自元末明初土族史卜氏部落,屬于帝王以部落名稱賜姓為氏。土族史氏,源出史卜氏部落。土族是中國西北的一個古老民族,他們自稱為“蒙古爾”(蒙古人)、“察罕蒙古爾”(白蒙古)、“土昆”(土人,吐渾人)、“土戶家”等。居住地附近的藏族人稱他們?yōu)?ldquo;霍爾”(藏北游牧民的泛稱),漢、回族人稱他們?yōu)?ldquo;土人”、“土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根據(jù)本民族的意愿,統(tǒng)一稱為土族。在土族的民間傳說中,他們的祖先是蒙古人和當?shù)氐幕魻柸送ɑ榉毖艿暮蟠?。傳說中的霍爾人是吐谷渾人,所以多數(shù)研究者都認為,土族人是古代吐谷渾人的后裔。土族人早期從事畜牧業(yè)。至今,土族人仍有養(yǎng)羊的愛好和習(xí)俗,幾乎家家戶戶都精于養(yǎng)羊,且愛羊至深。今土族同胞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寧市威遠鎮(zhèn)一帶地區(qū)。

    元末明初,土族史卜氏部落首領(lǐng)主動歸附大明王朝,“并貢方物,太祖甚喜,賜酋史姓”,此后該部落皆稱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九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白族、土家族、瑤族、傣族、回 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史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史,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西周時期,宮廷設(shè)置有掌管記事、文書、典籍、祭祀等職責(zé)的官吏,通稱為史官,也稱作史臣。王宮之下所設(shè)置的六官之斯府內(nèi)(天、地、春、夏、秋、冬),亦皆設(shè)有史官。春官之屬下有大史、小史、內(nèi)史、外史等。史官多分左、右二史。在典籍《禮記·王簿》中記載:“王,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在整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亦設(shè)有史官。到稀罕時期稱作太史令,到東漢時期,太史令除了相關(guān)的記事、文書、典籍管理職能,海負責(zé)掌管天文、歷法,屬太常寺管轄,不過左、右換置,在史籍《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在整個春秋、戰(zhàn)國直到西漢初期,各諸侯國的史官后裔子孫多為世襲,亦多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一

    源于官位,出自十六國時期后趙政權(quán)史學(xué)祭酒,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史學(xué)祭酒,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后趙政權(quán)石勒所設(shè)置的官位,專門聘請學(xué)識淵博之士擔任,職責(zé)是教授王族子弟有關(guān)的史學(xué)知識。后趙政權(quán),為羯族人石勒所建,立都于襄國(今河北邢臺),后遷鄴(今河北臨漳)。后趙國強盛時,疆域包括有今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及江蘇、安徽、甘肅、遼寧的一部分,最強大的時候曾統(tǒng)一了中國大部,僅有淮南的東晉、河西的前涼,遼東的慕容燕等地方小政權(quán)。惜乎后趙政權(quán)殘暴不仁,以殺伐占天下,自己也內(nèi)亂不止,因而僅存在了三十二年,卻歷了七主。

    在史學(xué)祭酒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漢化為姓氏者,稱史氏。

  • 史姓郡望堂號
    堂號

    高密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桂陽堂:以望立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溧陽堂:以望立堂。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書,大學(xué)士督師揚州抗清。當揚州城危的時候,史可法給老母個妻子寫了遺書,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命副將史德威做他的兒子。并且交待說:“我逝世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邊。”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殺他。德威哭著不肯殺,結(jié)果被清兵俘虜。被俘后,清人勸他投降,他堅決不屈,壯烈殉國。

    懷溧堂:江蘇溧陽是史氏起源處,因以為堂。

    郡望

    溧陽郡:始建于楚、漢之際,西漢朝時期定為郡,后或為郡,或為縣,其時轄地包括今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丹陽市、宜興市、安徽省郎溪、廣德、浙江省長興等一帶地區(qū)。宋朝時期轄地曾一度擴展至整個太湖及無錫地區(qū)。由于地處山區(qū),歷年戰(zhàn)禍動亂,該地區(qū)均為人們避難之地。今僅為常州市下屬縣級市,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風(fēng)景區(qū)。

    高密郡:西漢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改膠西郡置高密國,治所在高密(今山東高密),當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東漢時期改郡為縣,隸屬北??ぁN鲿x復(fù)置國,南朝宋改為郡,移治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南北朝后宋改為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當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一帶。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qū)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nèi)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qū)內(nèi)。西晉時仍置京兆郡于長安,轄區(qū)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后秦稱常安),均在此設(shè)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qū),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qū)。隋、唐兩朝均設(shè)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tǒng)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余縣。唐朝以后,長安城不復(fù)為都,發(fā)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陜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zé)o關(guān),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qū)。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桂陽郡:亦稱南平郡,治所在彬縣,即今湖南彬州,轄今湘南粵北。桂陽歷史悠久。桂陽上龍泉村有距今一萬八千多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遺址,與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年代相符,被譽為“龍泉文化”。公元前二十六世紀,祖神作耒于郴,教民耕種,桂陽之嘉禾(今嘉禾縣)被視為禾倉堡,桂陽留下“神田占歲”的歷史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桂陽屬荊州楚地,《史記》記載:“游騰為公仲畫策曰:請中封以桂陽為小令尹,則有楚。”可見桂陽與楚國的開成與興旺同齡。至秦統(tǒng)一六國,施行郡縣制,全國設(shè)三十六郡,桂陽為郴縣地,屬長沙郡。秦末漢初,漢高祖劉邦(己亥,公元前202年)分湖南地一國四郡始置桂陽郡,轄長沙郡南部及粵北地區(qū),先后領(lǐng)郴、臨武、便(永興)、耒(耒陽)、南平(藍山)、桂陽(連州)、陽山、含匡、曲江、湞陽、陰山等十一縣。至宋建隆四年(癸亥,公元963年)郴州桂陽郡設(shè)桂陽郡軍事(郴州軍)廢去郡的建制,桂陽郡史長達一千一百六十五年。南北朝時期,桂陽郡曾一度改為桂陽國,唐朝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朝廷設(shè)桂陽監(jiān)于平陽縣城,直屬朝廷管轄,專事冶煉。宋朝紹興三年(癸丑,公元1133年),桂陽監(jiān)升為桂陽軍,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桂陽軍升為桂陽路,設(shè)總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桂陽路改為桂陽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桂陽府改為桂陽州。清朝雍正十年(壬子,公元1732年)桂陽州升為桂陽直隸州,隸衡永郴桂道。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桂陽直隸州改為桂陽縣至今。

    【“彬縣”應(yīng)為“郴縣”,“彬州”應(yīng)為“郴州”。】

    建康郡:十六國時期前涼國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高臺西南。南北朝時期北朝魏廢黜。唐朝武則天執(zhí)政時期,王孝杰曾于今高臺東南置建康軍,后其地歸入吐蕃(今新疆)。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于晉朝,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從原丹陽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轄十一縣。轄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陽、池州、石臺、太平、涇縣、寧國、廣德等地。隋、唐兩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時或廢州存郡則為宣城郡,或廢郡存州則為宣州。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quán)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qū)。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開封縣。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qū)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qū),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后又復(fù)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 史姓家乘譜牒

    全國史氏譜錄合編八卷,(清)史在等編,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八行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注:該族散居于江蘇溧陽、浙江紹興、寧波、甘肅靈臺等地。

    江蘇史氏吳中派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初期初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江蘇史氏吳中派文獻譜,(明)史丹纂修,(清)史在湘續(xù)修,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江蘇淮安遷淮史氏宗譜,(清)史懷光鑒修,史云煥纂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江蘇淮妥遷淮史氏宗譜,(民國)史久煌重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承澤堂鉛印本一冊。

    江蘇豐縣古豐史氏長房族譜三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蘇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譜六卷,(清)史迪安等重修,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注:扉頁作《溧陽史氏大宗分支邵埭重修家乘》。

    江蘇常州史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清)史景佑等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九福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

    江蘇溧陽史氏務(wù)本堂支譜八卷、首一卷,(清)史杰杰、史榮祿等七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務(wù)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江蘇湮陽史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清)史廷衛(wèi)輯,清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鉛印本。

    江蘇江陰澄江史氏世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史景才等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懷溧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江蘇江陰澄江史氏支譜十卷,(民國)史編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懷溧堂鉛印本十冊。注:史燧始修于清康熙七年。

    江蘇宜興男留史氏宗譜六卷,(民國)史貽祖、史順通等纂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江蘇宜興史氏宗譜十八卷,(民國)史國瑛等修,民國年間永思堂排印本十八冊。注:明萬歷間初修。

    浙江史氏譜錄合編,(清)史璞庵纂修,史墨補修,清康熙年間刻乾隆閑補木刻活字印本。存一冊。

    漸江簫山史氏宗譜二十四卷,(清)史士璉等修,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浙江蕭山史氏宗譜二十四卷,(清)史晉續(xù)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八行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注:題簽作《蕭邑史氏宗譜。

    浙江廬山史氏宗譜二十四卷,(民國)史晉纂修,史錦文刊印,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八行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注:題簽作《蕭邑史氏宗譜》。

    浙江寧波四明古藤史氏宗譜六卷,(清)史濟鏗等纂修,清宣統(tǒng)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

    浙江寧波四明古藤史氏宗譜八卷,(民國)史濟鏗等纂修,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

    浙江寧波史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民國)史邦直纂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鉛印本三十冊。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譜八卷、首一卷,(清)史善豪纂修,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譜九卷、首一卷,(清)史玫、史善豪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譜九卷,(民國)史泉義續(xù)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刻,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注:譜始修于清康熙二十八年,此為五修。

    浙江余姚史氏宗譜十一卷,首兩卷、末二卷,(清)史光編輯,清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冊。注:前后有鈔補。

    浙江余姚史氏宗譜十二卷,首兩卷、末三卷,(民國)史良書續(xù)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注:史琳始修于明成化七年,此為九修。

    浙江鄞縣鄞東錢堰史氏宗譜八卷,(清)史悠誠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冊。注:封面作《錢堰史氏宗譜》。

    浙江鄞縣鄞東上水橫街史氏支譜十五卷,首一卷,(民國)史悠情、史濟恂等纂修,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預(yù)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浙江鄞縣鄞東韓嶺史氏宗譜二卷,(民國)史致天、史悠安纂修,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浙江鄞縣鄞東前徐史氏宗譜三卷,(民國)史悠椿,史久逢等纂修,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浙江象山關(guān)頭史氏宗譜八卷,(民國)秦英鑒重修,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紹興史氏譜錄續(xù)編,(清)史基美修,民國七年(公元19l8年)鉛印本一冊。

    浙江嵊縣浦橋史氏宗譜十二卷,(民國)史悠晉纂,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黟縣金澤史氏家譜,(清)史繼周輯,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善修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山東棲霞史氏族譜五卷,(民國)史啟利等纂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鉛印本。

    山東樂陵史氏家譜,(明)史以明原修,佚名續(xù)修,清朝初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山東樂陵史氏家譜,(明)史邦直原修,佚名續(xù)修,清乾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山東樂陵史氏家譜,(清)史中立修,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山東樂陵史氏家譜,(清)史尚樸修,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山東樂陵史氏家乘,(清)史炳第纂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湖北新洲史氏宗譜六卷,(民國)史正生,史文榜創(chuàng)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新洲史黃氏宗譜十卷,(民國)黃潤堃續(xù)修,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衡陽史氏宗譜九卷,(清)史炳文主修,史達門等編,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冊。

    湖南永興史氏續(xù)修族譜十五卷、首三卷,(清)史久錄,史悠信續(xù)修,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溧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冊,缺首一卷。注:封面作《史氏族譜》,扉頁作《平陵家乘》。

    湖南永興地區(qū)史氏宗譜正在整理中。

    四川萬縣里碑溪史氏族譜十卷,(民國)史錫永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排印本一冊。

    四川萬縣史氏支譜正編,(民國)史封銓纂,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萬縣鸛石莊史氏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史氏宗譜七卷,(清)史大盛等編修,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蛟龍?zhí)聊究袒钭钟”酒邇?。注:第七冊殘破較甚。

    義莊史氏宗譜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史明弼等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宗海堂鉛印本三十八冊。

    史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清)史廷衛(wèi)等纂修,清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

    史氏慶傳宗十二卷,(清)史學(xué)班等重輯,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

    史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史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一卷。

    江蘇吳中派史氏家乘。著者待考。

    山東莒南史氏家譜,著者待考。

    甘肅靈臺史氏家譜,著者待考

  • 史姓遷徙分布

    史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約三百零七萬六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19%左右。

    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史氏就相當廣泛地分布于全國各地。

    西漢時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陜西長安縣西北)。史丹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溧陽縣)。史丹裔孫東漢史苞的后代,于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遷至河西健康(今甘肅高臺縣)。史丹后代又有一支遷至高密(今屬山東),還有一支留史魚居京兆(今陜西西安)。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東漢時,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屬四川)。

    今河南開封、洛陽、柘城、民權(quán)皆有史氏;唐五代時,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還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遷往海外者,僑居于新加坡等國家。

    史氏起源復(fù)雜,自以官為姓稱史氏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至魏晉南北朝時,在中國北方就已形成了五個郡望,郡望中的史氏主要源于漢朝史丹之后。

    另據(jù)學(xué)者考證,源于安徽宣城的史氏族人皆為倉頡之后,從湖北武昌分支出來的史氏族人則為尹佚(史佚)的后裔。

    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史氏族人就相當廣泛地分布于全國各地,因政治,戰(zhàn)爭等多方面的原因,后面離開中原遷徙的史氏族人部分移民,又改為姓石。

    西漢朝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陜西長安)。史恭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溧陽埭頭鎮(zhèn))。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漢時期,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四川青神)。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quán)皆有史氏族人分布。

    史丹裔孫、后漢歸義侯史苞的后人,在西晉時期因避永嘉之亂遷河西建康(今甘肅高臺),遂形成當?shù)赝?史丹孫史均,其兒子崇東漢初年累官至青、冀二州刺史,封溧陽縣侯(今江蘇溧陽埭頭鎮(zhèn)),后遂率子孫定居溧陽,形成溧陽史氏望族;史丹裔孫史節(jié)為唐禮部侍郎,遷高密(今山東高密),后形成高密望族;史丹有一孫史壙留居長安(今陜西西安),其中遂為京兆望族。這期間,突厥阿史那氏改姓為史氏后,在河南一帶繁衍,成為當?shù)匾淮笮帐?。西漢末,史氏族人已入遷廣東、廣西。東漢時,遷入四川。

    史氏族人大舉南遷始于魏、晉、南北朝之時,至唐、宋之際已分布江南許多地方,宋、明以后,史氏族人遍布全國。

    三十世惟則公由山東遷浙江四明鄞縣洗馬橋,傳至三十七世賓之公又由鄞城徙湖田布金寺興柿樹下。賓之公生杺卿、榘卿,榘卿妣娶三,子十四,其子居浙江者九,余昭、旺、晄、暻、曜五子于宋末元初兵燹之余,自浙江徙湖南桂陽州北衡陽鄉(xiāng)調(diào)梅里亭下。昭公在亭下立基,生子三,政公、何公、興公。政公裔由亭下分徙雷坪鄉(xiāng)花園里、橋市鄉(xiāng)天塘及楓樹、宜章分水坳等外。旺公生公粲,公粲生可貫、可庚,貫、庚二公裔思族廣人眾,欲另開基址,於洪武八年遷永興平樂胡碑下及新田清水洞。晄公由亭下徙居黃田北斗塘頭等外。暻公由亭下徙居永興寨嶺背大沖洞等外。曜公由亭下徙居族里塘下山塘白石嶺桐江破寨等外。晹公由亭下徙居水尾渡江邊。樂公由浙江省紹興府諸暨縣調(diào)任桂陽州州牧,其后裔在此定居。

    唐末五代時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

    宋朝時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

    至明朝時期,史氏族人還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

    清朝以后,史氏族人有遷往海外者,僑居于新加坡等國家。

    今日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東為多,兩省史氏約占全國史氏人口的37%以上。

  • 史姓男孩名字推薦
    史果果  史嘉澍  史君博  史霈晨  史霈霈  史晨晨  史辰辰  史沛淳  史沛沛  史雪萌  史薛萌  史惠寧  史涵予  史林林  史金鑫  史金龍  史佳靈  史凡可  史育菲  史秦?zé)?nbsp; 史千弘  史函蒙  史可馨  史諾涵  史浩言  史騰宇  史焱宇  史林澤  史博涵  史博文  史鴻濤  史夢潔  史可昕  史曉涵  史文濯  史文爽  史文琦  史文翔  史文祥  史文叢  史文葛  史文芊  史大維  史瀟揚  史瀟陽  史寶靜  史耀鋒  史耀豐  史涵馨  史云馨  史祎翔  史學(xué)先  史文進  史文龍  史文羽  史文濤  史文軒  史文兵  史文振  史文芯  史文訫  史文薪  史文儒  史文疏  史文薌  史文懿  史文吏  史文博  史文宸  史小靜  史安琪  史才漢  史麗琳  史麗霖  史麗娜  史文勝  史嘉偉  史軍杰  史欣然  史馨寧  史欣于  史佳尹  史佳伊  史景天  史永秋  史一陳  史朵鶻  史茶朵  史振軒  史振斌  史振郝  史諾奇  史涵宇  史語筠  史雪嬌  史小漪  史億諾  史海川  史語嫣  史佳琪   查看更多史姓男孩名字
  • 史姓女孩名字推薦
    史馨詩  史筱萱  史麗霞  史詩雯  史悅文  史悅怡  史靜如  史艷如  史如一  史如悅  史悅倩  史悅?cè)?nbsp; 史悅?cè)?nbsp; 史雅銳  史霓藝  史葭俐  史藍瀵  史丹寐  史出夢  史贍靜  史月淇  史壩婷  史朵潁  史艷茹  史艷霞  史丹苗  史丹敘  史雯笫  史芬飄  史惠叢  史芬蠛  史貯泯  史閨倒  史芳顢  史洹萍  史馬藍  史隴人  史齡兀  史茗鑲  史嫂遮  史人一  史瓦藩  史人蘆  史蛘蕃  史艷詩  史蛘泳  史耘欣  史玉櫻  史尤釧  史蟬屹  史嶄笆  史左險  史卉昕  史丹媛  史二蘄  史丹縻  史幻紫  史菲床  史罐琪  史畫妍  史幻云  史如鳳  史堇穎  史埠縈  史萱藐  史曉蕾  史躍杰  史露涵  史史彤  史馨婕  史語柔  史宛菡  史振湘  史紫玥  史紫琳  史紫菱  史培驍  史藝菡  史蘋琬  史景諾  史心蕊  史紅春  史之洋  史云晞  史亞諾  史玥希  史藝錦  史亞宇  史箐瑤  史菁瑤  史婧瑤  史詩茹  史云宗  史煜馨  史婧辰  史婧晨  史貝晨  史亦菲  史藝彤  史萼萱   查看更多史姓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