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百家姓
天津靜海翟氏世譜,(清)翟馨山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八卷。
翟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六~七卷。
安徽無為濡南翟氏支譜十卷,(清)翟琢之等纂修,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天津靜海翟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六~七卷。
江蘇宜興翟氏宗譜十六卷,(民國)翟根盛等纂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承緒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
翟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約一百七十二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11%左右。
據(jù)《元和姓纂》所載,翟(Zhái,Dí)姓在春秋時世居北地(今陜西省耀縣、富平一帶),后滅于晉,秦時子孫分散到今山西境內和江南各地。根據(jù)史料所載,春秋時齊國有翟樓新,戰(zhàn)國時魏國有翟橫,應當說在秦代以前,翟姓人已分布于今河南、山東、山西一帶。兩漢時,見諸史冊之翟姓甚多,如翟方進、翟宣、翟義父子三人為上蔡(今屬河南省)人,廷尉翟公為下邽(今陜西省渭南)人,翟牧為沛(今屬江蘇省)人,京兆尹翟蔭為南陽(今屬河南省)人,東漢時翟西甫為廣漢雒(今四川省廣漢)人……。這就說明,在兩漢之際,翟姓人已西入陜西,南入四川、江蘇。魏晉南北朝時,定居于汝南、南陽之翟姓頗為興盛,后經(jīng)繁衍發(fā)展,最后形成了翟姓汝南郡望和南陽郡望。此際,繁衍于廬江尋陽(今湖北省黃梅)的翟湯家族頗為引人注目,其子翟莊、孫翟矯、曾孫翟法賜、玄孫翟光俱有名于當時,并名垂青史。隋唐之際,翟姓依舊興盛于北方,尤其是河南一帶的翟姓尤為興盛。五代十國至兩宋,翟姓見諸史冊之名人甚多,通過他們的籍貫來分析,翟姓在北方的河南、山東依舊很是旺盛,并且今北京一帶已有翟姓人定居。而南方的安徽、江蘇等地的翟姓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時的學者惠州歸善(今廣東省惠陽)人翟逢亨,表明此際已有翟姓定居中國南端的廣東省。宋末元初,由于北方已由蒙古人統(tǒng)治,長江兩岸兵火四起,相對穩(wěn)定的河北、山東、山西等地之翟姓人繁衍的較為平穩(wěn),而皖、贛、蘇、浙一帶的翟姓人為避兵火,輾轉于南方諸省,使兩湖、兩廣等地都有了翟姓人。明初,山西翟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河南、河北、山東、陜西、安徽等地。清乾隆年間,冀、魯、豫三地之翟姓有闖關東遷居東三省者,并有沿海之翟姓渡海赴臺,揚帆南洋等異國他鄉(xiāng)。
如今,翟氏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為多,這兩省翟氏約占全國翟氏人口的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