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姜子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mù jiāng zǐ

    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臘梅柴、滑葉樹、山姜子。落葉小喬木,高3~7米?;ㄖ?xì)長。葉簇聚于枝端,紙質(zhì),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10厘米,初有絹絲狀短柔毛,后漸變?yōu)槠交?葉柄有毛?;▎涡裕菩郛愔?傘形花序,由8~12朵花組成,具短梗;花先于葉開放;總苞片表面有毛,早落;花黃色,花梗細(xì)小,長1~1.5厘米,有絹絲狀粗毛;花被6,倒卵形;花藥4室,瓣裂,全內(nèi)向,花絲僅于基部有細(xì)毛;雌花較大,有粗毛。核果球形,藍(lán)黑色,直徑約7~10毫米;果梗上部稍肥大?;ㄆ?~4月。果期8~9月。

    生態(tài)環(huán)境:

     

    木姜子1.生于山地闊葉林中濕潤處。

    2.生于山坡灌叢中或常綠闊葉林緣或次生闊葉林中。

    3.生于溪旁和山地陽坡雜木林中或林緣。

    資源分布:

    1.分布于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東部等地。

    3.分布于山西、陜西、甘肅、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果實類圓球形,直徑4-5mm。外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網(wǎng)狀皺紋,先端鈍圓,基部可見果柄脫落的圓形疤痕,少數(shù)殘留宿萼及折斷提醒柄。除去果皮,可見硬脆的果核,表面暗棕褐色。質(zhì)堅脆,有光澤,外有一隆起縱橫紋。破開后,內(nèi)含種子1粒,胚具子葉2片,黃色,富油性。氣蓄謀香,味辛辣,微苦而麻。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研粉每次1-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調(diào)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