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美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2006年8月10日17時25分,第8號超強臺風“桑美”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zhèn)登陸,登陸時中心底層最低氣壓920百帕(中國氣象局數(shù)據(jù)),近中心最大風速60米/秒(中國氣象局數(shù)據(jù)),創(chuàng)下了多個中國第一,堪稱中國大陸的“臺風之王”。

  • 詳細解釋


     簡介

    日本氣象廳國際編號:0608

    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編號:08W

    持續(xù)日期:2006年8月5日—2006年8月11日(以日本氣象廳的數(shù)據(jù)為準)

    最大強度:超強臺風(中央氣象局) 五級臺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 臺風【猛烈な】(日本氣象廳) 超級臺風(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

    登陸強度:超強臺風(中央氣象局) 四級臺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臺風【非常に強い】(日本氣象廳) 超級臺風(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

    登陸地點: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zhèn)(官方說法,實際馬站并不臨海)

    主要影響地區(qū):浙江、福建、江西、臺灣、沖繩

    中心底層最低氣壓:915hPa(中國氣象局最終修訂的數(shù)據(jù))925hPa(日本氣象廳的數(shù)據(jù))

    登陸中心底層氣壓:937hPa(實測數(shù)據(jù))

    最大十分鐘平均風速(日本氣象廳):195km/h (105kts)

    最大兩分鐘平均風速(中國氣象局):60m/s

    最大一分鐘平均風速(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260km/h (140kts)

    登陸最大瞬間風速:81m/s(溫州鶴頂山風力發(fā)電站測得,非海平面風速)

    經(jīng)濟損失:194.42億元人民幣(中國大陸) 25億美元(總計,以當時匯率計算)

    確認死亡人數(shù):458

    主要特點

    強度大

    據(jù)歷史資料顯示,“桑美”登陸時的中心氣壓低于1956年第12號熱帶氣旋“Wanda”(溫黛)登陸時的923百帕,成為50多年來登陸我國大陸最強的臺風。同時,“桑美”也成為我國臺風強度重新分級后登陸的最強臺風。

    “桑美”強度大,因此它登陸后,周圍的風力特別大,它帶來的區(qū)域性大風強度打破歷史記錄,登陸前后17級風圈半徑達45公里。8月10日至12日,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以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內(nèi)陸大部地區(qū)出現(xiàn)了8~10級大風,其中浙江東南沿海和福建東北部沿海部分地區(qū)的風力有11~12級,局部地區(qū)風力達14~17級;福鼎市8月10日17~20時連續(xù)3小時陣風風速超過40米/秒。浙閩兩省觀測到的最大風速均打破了兩省極大風速的歷史記錄。另外,江西東北部(包括鄱陽湖湖面)也出現(xiàn)了6~8級大風,局部地區(qū)風力達9級。

    后來,溫州鶴頂山風力發(fā)電站測得的81m/s的陣風記錄被中國氣象局承認,這也成了有確實記錄來中國大陸地區(qū)的最大風速,足以可見超強臺風“桑美”的強度。

    雨量大

    浙江省從10日5時開始降雨,,暴雨區(qū)主要集中在溫州、臺州地區(qū),累計雨量大于100mm的站點有33個,大于200mm的有13個站點,大于300mm的有9個站點,大于350mm的有4個站點:分別是蒼南昌禪466mm、金鄉(xiāng)379mm、玉蒼山377mm、礬山369mm。截止10日20時,100mm以上降雨籠罩面積3512平方公里,200mm以上降雨籠罩面積為509平方公里,300mm以上降雨籠罩面積為113平方公里。10日晚上,在“桑美”登陸時,溫州有記錄的過程最大增水是3.58米,實際最高的潮位是6米出頭,與最后的潮位預測相差60厘米左右!

    最“標準”的臺風

    “桑美”的移動路徑在地圖上能畫出一條幾乎筆直的斜線,直撲閩北浙南而來。它一路“瘋長”,迅速發(fā)展成為風力不小于17級的超強臺風,近中心最大風速達到驚人的60米/秒。“桑美”有幾個特點:強度強,移動速度快,結構緊密,“個頭”小但臺風眼十分清晰。“桑美”具備了臺風的一切顯著特征,是十分“標準”的臺風。

    移動速度快

    “桑美”于5日晚上在關島東南方的洋面上生成之后,以27.3km/h的速度快速移動,并且成為超強臺風后移速增大到30km/h。在整個臺風生命史中,始終保持這種快速移動的臺風并不太多見,特別是如此強的超強臺風一直持續(xù)如此快速移動更為少見。

    轉移人數(shù)多

    “桑美”登陸前,各地政府都進入了緊急狀態(tài)。浙江省全省災前轉移989937人,其中溫州轉移509708人,臺州轉移285606人,麗水轉移17216人,舟山轉移25820人,寧波轉移89480人,紹興轉移29409人,金華轉移25002人,嘉興轉移1744人,湖州轉移5952人。沿海地區(qū)回港避風船只共34313艘。溫州市委書記王建滿透露,“桑美”登陸點所屬地溫州此次人員轉移人數(shù)已達到歷年最多,遠遠超過2005年臺風“麥莎”前轉移的33萬人。但是還是有很多漁民堅守著自己的家園,而這些漁民最后幾乎全部遇難。

    據(jù)了解,福建省安全轉移人員56.9萬人。

    第一次進入一級氣象應急響應狀態(tài)

    為了更好的做好“桑美”氣象服務,減少損失,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鄭國光于8月10日上午9時30分簽署了《中國氣象局臺風應急響應命令》,宣布浙江、福建省氣象局和國家氣象中心、國家衛(wèi)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影視宣傳中心進入臺風一級氣象響應狀態(tài)。據(jù)了解,這是我國氣象部門第一次進入一級氣象應急響應狀態(tài)。

    按照規(guī)定,在一級氣象應急響應狀態(tài)下,以上各單位將實行24小時重要負責人領班制度,全程跟蹤臺風狀態(tài);浙江、福建氣象局每日4次向中國氣象局報告工作情況;國家氣象中心每1小時報告臺風定位、警報預報消息,每3小時組織與有關省(區(qū)、市)氣象局會商。

    形成歷程及路徑

    生成

    2006年8月初,西北太平洋海洋上幾乎遍布著熱帶擾動。最早發(fā)展起來的是位于日本列島東南硫磺島以東近千公里的擾動90w,緊隨其后的是位于關島東南的99w和臺灣以東海域的91w。其中99w就是后來的臺風“桑美”。這3個擾動早在8月2日后就先后發(fā)展,其中99w早期活躍于近赤道海域,并在發(fā)展中向西北移進。

    8月4日,90w與99w率先發(fā)展,并在當天相繼被日本氣象廳(簡稱JMA)升格為熱帶低壓。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以下簡稱JTWC)則在8月5日上午就將99W升格為熱帶風暴。而后JMA在當天20點做編號處理,其中90w被命名為“瑪利亞”(Maria),編號0607;99W遲半小時,編號0608,命名為“桑美”(Saomai)。第二天(8月5日)下午,91W被命名為“寶霞”(Bopha),編號0609,三臺追逐正式開始。

    發(fā)展

    背景

    桑美的形成時,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還有兩個熱帶氣旋—“瑪利亞”和“寶霞”。因為這幾個風暴各個僅相距1000km左右,極有可能發(fā)生藤原效應,而當時的“瑪利亞”早已加強為強熱帶風暴,而“桑美”和“寶霞”才剛剛達到熱帶風暴。通常來說,較強的風暴極有可能讓距離較近的較弱的風暴發(fā)生大轉向且強度減弱。但當時“桑美”所處的大氣環(huán)境是很好的,較弱的風切變,良好的大氣輻散,再加上早期的低層環(huán)流中心較為完整,使它得以加強,這樣它不至于受“瑪利亞”影響而減弱。而這時,日本以南海域的水溫高達29度以上,而在長江三角洲附近的海域水溫竟高達30度以上!副高的支離破碎也幫助了“桑美”,這時“瑪利亞”突破了一個副高弱點朝西北偏北方向移動,讓“瑪利亞”和“桑美”發(fā)生藤原效應的機率大大的降低了,而“寶霞”則在“桑美”的影響下轉向西南偏西方向靠近臺灣。在兩個穩(wěn)定的單體副高的引導下,一直保持著西北的走向,桑美當初是在季風槽中生成的,這很不利于它的發(fā)展,但是飛快的移速使得“桑美”很快離開了季風槽。

    過程

    “桑美”形成后12小時,大致都穩(wěn)定向西北方向移動,偶有向北偏西方向移動。8月6日凌晨,“桑美”以熱帶風暴強度橫過關島,上午8點位置在13.8°N 144.2°E。8月7日凌晨,“桑美”逐漸橫過北馬里亞納以西,并向琉球群島移動。8月7日5時,“桑美”達到強熱帶風暴。之后“桑美”對流日益強盛,并有發(fā)展中心密集云區(qū)的趨勢。8月7日14時,桑美增強為臺風,在之后的1天多,“桑美”的強度被中國氣象局一直定在35m/s,發(fā)展比較緩慢。

    8月8日,“桑美”開始出現(xiàn)向西北偏西移動跡象,進逼琉球群島。“桑美”的增強速度雖然沒有明顯提升,大體維持氣候平均值,但依然在當天被JTWC升格到二級臺風。“桑美”環(huán)流開始緊縮,同時低層風眼開始顯現(xiàn),對流日益強盛,核心區(qū)緊密,眼墻進一步鞏固,是一股環(huán)流半徑在300~400km的中型熱帶氣旋。

    8月8日夜間,“桑美”逐漸進入130°E線,此時“桑美”的環(huán)流進一步縮緊,眼墻結構建立完整,低層風眼清晰。良好的環(huán)境使得“桑美”在進入8月9日后高速增強。8月9日凌晨到上午,“桑美”風眼逐漸打開,隨后中國氣象局提升了“桑美”的強度,達到40m/s。之后“桑美”風眼繼續(xù)清晰化。8月9日11時,中國氣象局將“桑美”升格為強臺風。9日中午“桑美”進入24小時警戒線,中國氣象局以及浙閩兩省氣象臺開始改發(fā)強臺風警報,。就在臺風消息發(fā)出僅僅幾個小時后,8月9日18時,“桑美”被發(fā)出緊急警報,此時“桑美”已經(jīng)成為一股55m/s的超強臺風。兩省三防辦發(fā)出緊急通知,氣象臺在晚上不斷發(fā)出緊急警報,提示沿海漁船回港避風,并對海上漁排人員強制撤離,兩省撤離了過150萬的位于危險的人員,其中浙江撤離了近99萬人口。

    登陸前不久

    8月9日夜間,“桑美”被中國氣象局認定為60m/s的超強臺風,JTWC也給出當年度的封頂強度140kts--五級臺風。“桑美”在9日夜間以西北偏西的移向從琉球群島南部通過,9日21時,桑美位于中國釣魚島以東近百公里的海面,強度處于巔峰強度。8月10日14時以后,“桑美”趨于減弱,但由于“桑美”環(huán)流直徑小,巔峰環(huán)流直徑大約只有450km,減弱相對較慢。

    8月10日16時30分,距離“桑美”登陸50多分鐘,蒼南霞關錄得68m/s(破浙江省極大風速歷史記錄為59.5m/s,由2005年第15號強臺風“卡努”造成),氣壓938.2hPa,平地福建臺山錄得70.8m/s,而福鼎合掌巖8月10日17時10分錄得風速75.8m/s,成為了福建最高風速,中國第二風速,僅次于1962年9月1日香港大老山測得78.9m/s的臺風極大風速值(由另一熱帶氣旋“溫黛”造成)。

    登陸

    在8月10日17時25分登陸蒼南馬站的那一刻,“桑美”暴怒了!

    她將在海上所積蓄的能量全部爆發(fā)出來了!當天是農(nóng)歷七月十七,適逢農(nóng)歷七月天文大潮期,“桑美”在這天登陸,很有可能出現(xiàn)我們常說的風、雨、潮“三碰頭”,破壞力極大。(最大潮出現(xiàn)在12點,桑美在5點25登陸,風暴潮威力沒有完全的體現(xiàn)出來)昏天暗地,此時的蒼南儼然成為了一個地獄!風在天地間呼嘯著,雨從四面八方打來,溫州鶴頂山風力發(fā)電站測得的81m/S陣風!海軍護衛(wèi)艇遭遇“桑美”,測風儀超出強度全部失靈,所有的測風儀都到達了上限75m/s!“桑美”很小的環(huán)流意味著巨大的氣壓梯度,蒼南霞關16時左右錄得氣壓963.6hpa ,16時30分錄得氣壓938.2hpa, 那么半小時至少降壓25.4hpa!海浪在狂風的推動下也變得瘋狂,此時的避風塘在“桑美”強大的風暴潮的攻擊下顯得不堪一擊,人們終于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在漁船上的人們紛紛逃離,避風塘內(nèi)的漁船象一張紙那樣被風所撕碎,一艘接一艘的沉沒,很多人甚至在沒來得及逃離的情況下隨著漁船一起沉沒!

    狂風不單單讓避風港里的漁船沉沒,而且還讓浙江省的沿海地區(qū)的電網(wǎng)完全瓦解!已知華東全網(wǎng)共出現(xiàn)四回五百千伏線路跳閘,六回二百二十千伏線路跳閘,三十二回一百一十千伏線路跳閘,浙江、福建各有一座二百二十千伏變電站全停。溫州的蒼南、泰順、平陽三個縣較大范圍停電。

    鰲江水位已達7.8米,超過警戒水位1.8米!南麂島掀起十米巨浪!所謂的防風設施被狂風暴雨一件件的剝下,所有樓房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損壞,福鼎倒塌房屋8萬多間,損壞房屋12-15萬間。

    “桑美”過后,蒼南一片狼藉。在人們信賴的避風塘,近23%的船只沉沒,樹木被連根拔起的多不勝數(shù)。全市7萬多口漁排網(wǎng)箱全部被毀;福鼎沿海20公里之內(nèi)沒有一間房屋幸免于難。

    消散

    登陸后不久,“桑美”減弱為強臺風,8月10日19時移入福建省福鼎縣境內(nèi),10日21時減弱為臺風,10日23時穿過福建北部,7級風暴圈半徑100公里,10級風暴圈半徑30公里,11日2時減弱為熱帶風暴并進入江西省,11日5時中心氣壓為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力8級,即20m/s,11日9時減弱減弱為熱帶低壓(弋陽縣境內(nèi)),11日16時移到新建縣,12日凌晨從江西瑞昌移至湖北省陽新縣,8月12日早上8時中央氣象臺停止編號。

    影響

    臺灣

    臺灣中央氣象局于8月9日凌晨2時半發(fā)布海上臺風警報,并于同日早上11時半發(fā)出針對臺灣北部與東北部之陸上臺風警報。傍晚擴大范圍(包括苗栗以北、宜蘭以北、馬祖)但因桑美快速移動,預測帶來的風雨威脅時間不長,而且云團緊密且集中在暴風圈內(nèi),只有掠過圈內(nèi)的臺灣北端8月10日早上有較大強風陣雨而已(臺北7級陣風、雨量76毫米;新竹8級;基隆6級、雨量31毫米),于下午2點半解除本島陸上臺風警報(只余馬祖)并在晚上11時半解除所有警報。

    航空影響方面,港龍航空延遲8月9日的3班香港─臺北航班,長榮航空8月10日臺北起飛的航班有不同程度的變動,而馬祖8月10日的對外航班全日暫停。

    福建省于8月8日下午發(fā)布沿海臺風藍色預警信號,8月10日清晨5時改發(fā)橙色信號并在同日上午10時20分發(fā)布紅色信號;截至8月10日12時,全省海上3萬6千多艘船只已回港避風,全省安全轉移人員62萬人。

    桑美中心8月10日16時15分到達福鼎市臺山島,中心附近最大陣風達19級,24小時降雨量達250至300毫米,局部雨量超過350毫米。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新聞中心記者梵榮采訪時需抱樹并聲嘶力竭地作現(xiàn)場播報。

    福建省氣象臺于8月11日早上解除臺風警報。

    浙江省

    浙江省氣象臺于8月8日下午發(fā)布沿海臺風黃色預警信號,晚上發(fā)出橙色信號并在8月10日晨7時發(fā)出紅色信號;11時省防汛辦基本確定在溫州(蒼南霞關—樂清灣兩地間)登陸。

    溫州市已在8月10日早上分別發(fā)出臺風(7點)與風暴潮(11點)紅色預警訊號;截至8月10日17時,寧波、溫州、臺州、麗水、舟山、嘉興、金華、湖州等9個沿海地區(qū)已轉移危險地帶人員989,937人,回港避風船只共33,727艘。溫州開往深圳、??凇⒅貞c等往南方向的部分飛機航班停飛。

    桑美下午5時25分在浙江省溫州蒼南縣登陸,省氣象臺稱這是1949年以來登陸中國大陸的最強臺風(超過1956年8月1日午夜登陸象山石浦的5612號熱帶氣旋“Wanda”【溫黛】),在蒼南縣霞光測得最大陣風68米每秒(破全省最高陣風紀錄),但溫州市區(qū)風勢并不大。截至8月10日20時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溫州三個檢測站點24小時降雨量超過200毫米,其中蒼南縣云巖為357.4毫米,昌禪為466毫米。

    浙江省氣象臺于8月11日早上6時05分解除臺風警報。

    上海市

    受臺風與天文大潮結合影響,市防汛資訊中心在8月10日上午10時半歷史首次發(fā)布本黃浦江蘇州河口潮位藍色預警信號。黃浦江沿線8月11日再出現(xiàn)較高潮位,上游米市渡潮位超過3.5米的警戒線0.17米;由于沿江單位提前關閉擋潮閘門,上海沒有發(fā)生潮水倒灌。此大潮汛將持續(xù)至13日,但期間氣候與民生影響甚少。

    江西省

    10日10時開始24小時統(tǒng)計,省內(nèi)有6個縣市出現(xiàn)7至8級大風,上饒、鷹潭、撫州三市出現(xiàn)小到中雨,局部大到暴雨,金溪、資溪出現(xiàn)大暴雨。同時間雨量以撫州市金溪縣何源140.2毫米最大,全省有15個站點6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

    8月11日統(tǒng)計全省各水運港口(上饒、南昌、九江等湖濱市縣)共停運航班482艘次,回港避風船只4423艘;轉移人口3萬余人。

    日本

    沖繩縣在8月9日早上在熱帶風暴“寶霞”過后再次發(fā)出大浪警報,警報擴展至本島、久米等大部分沖繩島嶼與鹿兒島縣奄美南部,并預計帶來100毫米雨量。當天早上那霸機場有161班國內(nèi)外航班取消,約22500名旅客受影響,并有旅客滯留,晚上8時8分,在暴風圈內(nèi)的宮古島錄得陣風24.9米每秒,浪高10米,至8月10日早上9時解除所有警報。

    損失

    死亡、失蹤人數(shù)以官方公布(新華社、中新社新聞稿件)為準。

    浙江

    桑美登陸溫州市蒼南縣,為該縣帶來重大破壞,18日晚省防汛防旱指揮部統(tǒng)計死亡193人,失蹤11人。18個縣(市、區(qū))的325個鎮(zhèn)受災254.9萬人,倒塌房屋3萬9千間,經(jīng)濟損失127.37億元。

    蒼南縣平均雨量超過300毫米,千多間屋倒塌,四成鄉(xiāng)鎮(zhèn)(大部分為沿海城鎮(zhèn)與蒼南、泰順等登陸地區(qū))電話通訊中斷,影響地區(qū)并出現(xiàn)大面積停電,30萬畝稻田淹浸。其中金鄉(xiāng)鎮(zhèn)河尾洋村一幢鋼筋混凝土兩層房10日下午5點左右塌下,屋內(nèi)47名村民41名死亡。

    陸路交通方面,56條公路因水淹、塌方、結構損壞和局部路基沖毀而一度中斷,集中在溫州及麗水地區(qū)。截至8月11日11時仍有48條仍未恢復交通。

    蒼南縣的供電服務于8月31日全面恢復正常。

    福建

    據(jù)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揮部8月23日18時統(tǒng)計,省內(nèi)14個縣市、164個鄉(xiāng)鎮(zhèn)受災,死亡233人,失蹤144人,受災人口145.52萬人,倒塌房屋3.27萬間,農(nóng)作物受災6.88萬公頃,成災4.423萬公頃,直接經(jīng)濟總損失63.57億元,其中水利設施7.86億元。

    福鼎市17個鄉(xiāng)鎮(zhèn)普遍受災,受災人口43.5萬,轉移15萬人口;有1萬多間民房被摧毀,另8萬多間民房部分受損,全市7萬多口漁排網(wǎng)箱全部被毀,全市損失31億元;全市2600多艘漁船沉沒600多艘。

    福鼎、霞浦、柘榮、福安、寧德市區(qū)因線路跳閘引致大面積停電,福鼎市、柘榮縣供電全停。福鼎市內(nèi)建于唐朝咸通元年之佛教名寺資國寺,其20多間木結構建筑幾乎全部倒塌。

    陸路交通方面,同三高速公路福州通往福鼎段已關閉,寧德市對外交通停止。航空方面長樂機場13個進港航班、12個出港航班被迫取消,直到11日上午航班才全部恢復。海航方面,福州港、福州馬尾瑯岐碼頭停航,馬尾─馬祖“兩馬”航線停運。

    沙埕港死亡、失蹤人數(shù)問題

    據(jù)沙埕鎮(zhèn)鎮(zhèn)長廖天生介紹,在臺風來臨前,沙埕港共有萬多艘在近海作業(yè)的外地與本地漁船避風。然而很多漁民仍留在進港避風的漁船上。這里的許多漁民都習慣守在船上開機避風。桑美登陸時風力達到17級,出乎很多人意料,故造成數(shù)以千計的漁船沉沒和毀壞,許多人因此死亡或失蹤。

    沙埕鎮(zhèn)鎮(zhèn)長在8月13日中午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是次風災有1萬多艘船在沙埕鎮(zhèn)所屬的沙埕港避風,1000多艘船只被損壞,留在船上的船員和漁民死亡、失蹤較多。截至8月13日22時在沙埕港海難發(fā)現(xiàn)97具遺體,其中27具屬外地無法確認身份。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表示從8月12日上午開始,在沙埕港海域進行海上大搜救,并組織沿岸群眾協(xié)助觀察,要求一旦有搜救對象立即向當?shù)卣畧蟾妗?月14日開始駐閩海軍派出四艘艦艇主動配合福鼎市政府參與搜救工作,至8月14日22時統(tǒng)計,在沙埕港海域搜救到148具尸體,其中福鼎籍57人,霞浦籍22人,外地無法確認身份的69人。但在8月14日中午新華社發(fā)的稿件稱:同一截止時間,福鼎市遇難人員上升到178人,其中打撈上岸的海上遇難人員155人,另還有94人失蹤,并聲稱“這是福鼎市政府對外公布的最新資料”此稿件的海上遇難人數(shù)與早上中新社之口有些微出入;該稿件并引述福鼎市副市長、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蔡梅森介紹說,僅8月14日一天在沙埕港海域就打撈出59具遺體。

    而香港、美國部分媒體報道沙埕港死亡數(shù)字遠超過官方公布之數(shù)字,內(nèi)地網(wǎng)民在一些主要論壇如百度的“臺風吧”、“桑美吧”或其他討論區(qū)皆留下不少聲討貼子。據(jù)8月14日香港《太陽報》引述不愿透露姓名之福鼎市政府官員昨(13日)午透露死亡人數(shù)已過200人,而綜合相關報道稱不少網(wǎng)民指出沙埕鎮(zhèn)已有近千艘漁船被打沉,已撈出500多具尸體,死亡人數(shù)很早就該達1000多人,與現(xiàn)在新華社公布的死亡(尤其是失蹤)數(shù)字有很大差距,官方更新數(shù)字的速度也變慢之下,直指有官員與官方串通隱瞞實情,地方媒體也不敢說真話引致當?shù)貫那椴槐魂P注。

    網(wǎng)民指沙埕港在風暴登陸前已集附近八個鎮(zhèn)的漁船前來避風,自風暴登陸的翌日在小白鷺沙灘上已有尸體浮出;尸體能被認領的才能打撈上岸,未能認領的只能用繩子系在海邊處,或在附近草草埋葬;碼頭發(fā)臭堆滿的尸體也未獲處理,并直斥當?shù)毓賳T把前來檢查之上級領導與央視記者請到酒店大吃大喝,8月15日《太陽報》引述防汛指揮中心官員回應并無此事,并指省委書記在救災現(xiàn)場以面包充饑。

    而需注意的是:新華社8月15日早上一份講述福鼎沙埕港災區(qū)的特稿中提到:“而據(jù)遇難者親屬的自發(fā)的統(tǒng)計,遇難人員保守估計也有1千左右”但沒有廣被引述。

    而至8月21日20時,福鼎市政府表示死亡人數(shù)已提升至219人,其中打撈上岸的海上遇難人員190人(其中福鼎籍76人,外縣和未確定身份的114人),陸上遇難28人,另有72人失蹤,仍有94具尸體無人認領。

    而寧德市民政局截至17日12點的死亡人數(shù)是227人(其中已確定為本市身份的128人,無法確定身份的99人)寧德市因災失蹤人口157人。要注意的是同稿中還稱據(jù)寧德市下轄的福鼎市提供截至8月16日22時,福鼎市海難遇難人數(shù)是208人,其中打撈上岸的海上遇難人員180人。

    江西

    南昌進賢縣因災2人死亡1人傷。商品糧生產(chǎn)基地的撫川市臨川區(qū)、金溪縣、資溪縣等5縣與南昌市遭受了嚴重洪災。臨川區(qū)11日9至13時雨量達200毫米,南昌縣廣福鎮(zhèn)6小時高達218毫米,為數(shù)十年未遇暴雨。撫川市幾乎所有陸地被水淹沒,周邊200萬畝中晚稻都被淹,金溪幾乎所有水庫渠道被沖毀。

    8月11日不完全統(tǒng)計,全省撫州、宜春、南昌、上饒等4市18個縣(市)161個鄉(xiāng)鎮(zhèn)受災,受災人口98萬人,倒塌房屋566間,農(nóng)作物受災70萬畝,絕收57000畝,直接經(jīng)濟總損失3.48億元。

    后記

    “桑美”(Saomai)這個名字來自越南,意為“金星”。因2006年的超強臺風“桑美”嚴重影響中國東部沿海地區(qū),共造成了2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因此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次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會議中決定把“桑美”這個名字退役。

    “桑美”這個名字現(xiàn)由“山神”替代。

    以“桑美”為題材的電影

    片名:超強臺風

    出品:浙江省委宣傳部、溫州市委宣傳部、臺州市委宣傳部、浙江廣電集團、浙江影視集團

    類型:災難片

    導演:馮小寧

    編?。厚T小寧

    主演:巫剛、曉英、劉小微

    上映時間:2008年10月24日

    劇情

    由于地球氣候變暖,引發(fā)了一場18級超強臺風在海面形成,橫掃臺灣后突然轉向大陸襲來!百萬人口的城市面臨巨大的危險……臺風到底會在哪里登陸?水庫大壩能否頂住?百萬人口是否緊急撤離?人們面對著38億財產(chǎn)損失與民眾安危的兩難抉擇,萬分緊急時刻,偏偏又有一艘小船向滔天巨浪駛去!孤島上傳來緊急呼救,一個孕婦突發(fā)大出血,生命垂危……

    它終于來了!以史無前例的超強風力正面登陸!排山倒海的巨浪沖入城鎮(zhèn),橫掃一切!擊碎一切!嚎叫的龍卷風中,汽車被貼在墻上、一艘艘巨輪在空中飛舞,然后砸向房屋!巨浪涌入破洞,竟然將一條鯊魚拋進人群!身陷絕境的人們到了最后的生死關頭……

    影片中一個個急速閃回的精彩鏡頭,把現(xiàn)場觀眾再次帶進那并不遙遠的浙江大地所發(fā)生的那一場大災難。導演馮小寧用先進的電影手法,向觀眾一一再現(xiàn)了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軍民在超強臺風面前科學決策、以人為本、眾志成城,在短時間內(nèi)組織百萬人員大轉移的驚險歷程。

    在片中,臺風“藍鯨”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主角,表現(xiàn)它肆虐的鏡頭幾乎占了片長的一半。不論是“霸氣十足”的龍卷風,還是看似平靜的“臺風眼”,影片用各種鏡頭再現(xiàn)了臺風登陸時的場景。當“藍鯨”在登陸時受沖撞而形成超強龍卷風,并“卷”起一艘海船還有海船上的小狗這一幕,成了影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

    事件回顧

    2007年夏秋交替 攝制組赴浙江沿海追蹤臺風,拍攝大量素材。

    2008年

    1月3日 人民大會堂舉行發(fā)布會。

    1月14日 浙江蒼南拍攝影片中“千人大轉移”的鏡頭。

    1月15日 浙江樂清取景拍攝。

    10月15日 CCTV-6《首映》節(jié)目錄制。

    10月16日 導演馮小寧做客新浪,揭秘《超強臺風》的幕后故事。

    10月18日 第21屆東京電影節(jié)角逐金麒麟。

    10月24日 浙江衛(wèi)視首映式,全國同步上映。

    10月26日 放映三天全國票房意外破千萬人民幣。

    11月29日 北京研討會,專家詳解影片成功要素。

    相關新聞

    1、 國內(nèi)首部災難大片

    馮小寧:“《超強臺風》絕對是中國首部災難大片,不只我說,廣電總局領導也這么說。”為什么說是首部呢?“以前中國影片特技鏡頭從來沒這么多,時間也沒這么長過,張建亞之前有個《緊急迫降》,特技鏡頭也就幾分鐘吧,我這里有50分鐘之多,這是絕無僅有的。”

    2、《超強臺風》叫板《后天》

    “震撼!過癮!意外!”看完在首映式上播放的精彩片段,許多人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其實,許多浙江老百姓對臺風來臨的場景并不陌生,而《超級臺風》正是根據(jù)2006年17級臺風“桑美”登陸浙江的真實故事改編,真實再現(xiàn)了中國大陸50多年來最強臺風“桑美”登陸浙江的恐怖15小時。

    在浙江衛(wèi)視首映式上,馮小寧透露此部影片是他轉型商業(yè)片的處女作。為了此番的轉型創(chuàng)作災難片,馮小寧更是出手不凡,請來了具有國際水準的一流特技師和制作班底傾力打造,坦言“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力”。

    據(jù)悉,影片50%以上鏡頭都是臺風肆虐的大場面。信心十足的馮小寧說,在《超強臺風》之前,還沒有一部純國產(chǎn)影片能做到這樣的水平。為了在影響上呈現(xiàn)逼真的自然災害全貌,劇組在去年夏秋交替時節(jié)專門到浙江沿海追蹤臺風,拍攝了大量素材,同時還在影片中加入了很多浙江衛(wèi)視報道臺風時的真實新聞素材。“大家會看到上百萬民眾緊急撤離,價值數(shù)百億的一座城池如何被自然災害毀于一旦。” 按照導演馮小寧的說法,《超強臺風》的視覺效果完全可以和好萊塢大片《后天》、《完美風暴》叫板。

    災難片是最具視聽魅力、最能吸引觀眾的影片類型。縱觀中國電影史上的災難片,故事多為正面宣傳,人物塑造多為高、大、全,場景視覺效果比較落后,幾近走入千篇一律的窠臼。馮小寧說,中國導演拍攝災難片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和實現(xiàn)力。他認為《超強臺風》將創(chuàng)出中國災難片的新貌,而《超強臺風》也將成為真正開創(chuàng)中國災難片歷史的電影。

    3、《超強臺風》登陸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

    《超強臺風》不僅填補了中國災難大片的空白,還沖上國際電影舞臺。

    該片正式入圍于10月中旬開幕的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他們將代表中國角逐本屆的國際電影“金麒麟”獎”。

    4、《超強臺風》未拿獎在意料中 故事勝《后天》

    10月27日晚上,結束了東京電影節(jié)之旅的馮小寧導演攜新片《超強臺風》女主角劉小薇一起在北京的首都時代影城參加媒體見面會,對于《超強臺風》未能在東京電影節(jié)獲獎,馮小寧坦言早在自己預料之中。

    商業(yè)片很難在國際性的電影節(jié)上獲獎,這已經(jīng)成為了慣例,在本屆參展的15部片子中,《超強臺風》是唯一一部商業(yè)片,因此馮小寧在帶著《超強臺風》參加東京電影節(jié)之前就已經(jīng)做好了不能獲獎的準備,不過在他看來,能夠在國際平臺上展示自己的電影就已經(jīng)是最大的收獲。

    《超強臺風》是電影節(jié)評委會主席極力推薦的影片,這部片子放映后觀眾的反響很不錯,很多日本觀眾看過這部影片后都表示很喜歡,15分鐘的見面會結束后還有大批影迷追到門要求與馮小寧合影,并表示這部電影讓自己很感動。

    《超強臺風》除了在特技制作上的三大特點之外,故事情節(jié)更勝一壽,馮小寧稱這部電影的故事是來源于真實事件,故事中高度的人性化的體現(xiàn)也讓他自信這部片子能夠超越美國災難巨作《后天》,東京電影節(jié)上對這部片子做了影評的俄羅斯評審給出的評語讓馮小寧感到和欣慰,他稱《超強臺風》是對本屆東京電影節(jié)最大的貢獻。

    事實上,像《后天》乃至《泰坦尼克號》這樣的災難巨作都未曾在國際性的電影節(jié)上拿過任何獎項,風靡全世界的《泰坦尼克號》拿到的奧斯卡獎也是僅限于美國國內(nèi),但是這些并不妨礙兩部影片創(chuàng)造的巨大票房收入,因此,周末兩天就超過500萬的《超強臺風》也有理由讓馮小寧期待一個國產(chǎn)災難片的票房神話。

    5、浙江衛(wèi)視首映式“抗臺七姐妹”電影“追風”

    10月24號當天,本色出演的浙江衛(wèi)視記者張宏也到現(xiàn)場,“一兩分鐘的鏡頭整整拍了一天,回來后,好幾天耳朵里一直嗡嗡作響,比真實報道時還厲害。”作為浙江衛(wèi)視“抗臺七姐妹”的大姐,張宏透露,電影里的臺風有18級,比“桑美”還要大一級。

    “抗臺七姐妹”由浙江衛(wèi)視臺風報道組中的7個女記者組成,她們在臺風來臨的第一時間沖入臺風災區(qū)第一線,為全國觀眾報道來自前線的第一手報道。每年臺風來臨的時候,老百姓都能夠在最危機關頭、最緊急要塞,看到“抗臺七姐妹”的美麗身影。她們在真實報道的同時體現(xiàn)出最溫暖人心的人文關懷,讓所有觀眾津津樂道。把“抗臺七姐妹”請到電影中來,馮小寧表示,“這不僅增加了電影人物的真實感,還能夠讓觀眾產(chǎn)生極大的共鳴。”

    在這次的《超強臺風》浙江首映式現(xiàn)場,浙江衛(wèi)視品牌新聞欄目《尋找王》還找來了一位特別來賓:一個剛滿周歲的小男孩——“陳韋帕”。

    據(jù)“抗臺七姐妹”張宏介紹說,2007年臺風來襲時,臺州臨海市有一名孕婦正值分娩卻遭遇到了臺風眼的襲擊,在各方人員的協(xié)力幫助下,一名男嬰在臺風眼中順利出生。浙江衛(wèi)視的鏡頭真實紀錄了這一切,而這個故事也被馮小寧采用,成為影片中最感人的畫面之一。

    如今這個遭遇大難卻幸運存活的孩子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了首映式現(xiàn)場,他們的到來不僅給整部電影增添了溫情的一面,還引發(fā)了大家對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關系的深層思考。

    精彩評價

    1、中國式災難大片《超強臺風》帶來的啟示

    人民網(wǎng)2008年12月11日:近日,一部中國式災難大片《超強臺風》引起國內(nèi)外觀眾普遍關注,成為這一年度國產(chǎn)主流影片的重要收獲。這是一部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電影,講述在一場18級臺風來臨時,浙江沿海某城市從市長到普通老百姓共同與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作斗爭的故事,形象地刻畫出人類在災難面前所表現(xiàn)出的大無畏勇氣和集體的力量。影片著力在思想主題上打造亮點,在藝術制作上形成特點,在市場營銷上抓住賣點,實現(xiàn)了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的統(tǒng)一,給人們帶來許多有益啟示。

    啟示之一,我們說文藝創(chuàng)作弘揚時代主旋律,不是主題先行,更不是空洞口號。只要尊重創(chuàng)作規(guī)律,注重題材的深度開掘,注重典型形象塑造,完全能夠以藝術的方式詮釋宏大主題、昭示時代精神。《超強臺風》通過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成功塑造了市長這一性格豐滿、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尊重科學、以人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影片將今天與50年前迥然不同的執(zhí)政理念進行了鮮明對比:同樣的地點,同樣的臺風災難,在不同的執(zhí)政理念支配下,產(chǎn)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非常值得人們深思。影片回顧,1956年曾有一場百年不遇的強臺風登陸,當時幾千人秉著“人定勝天,人在堤在”的信念,跳入洪水中以血肉之軀斗臺風、戰(zhàn)洪水,轉瞬之間,幾千條生命被吞噬。這種不尊重規(guī)律、不尊重科學的蠻干,后果必然是失敗和死亡。影片又展示,當50年后的今天又一場空前災難來臨之際,市長不是只聽從上級的命令,而是處處以科學為師,充分聽取氣象專家的意見,在關鍵時刻作出了“科學避臺,以防為先”的正確抉擇。影片中,當38億元可強化政績的開發(fā)工程與120萬群眾安危之間產(chǎn)生沖突時,市長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因為“財富有價,生命無價”,“任何時候,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永遠是第一位的!”當?shù)弥澈u有位孕婦危在旦夕時,市長立即請部隊派飛機前往營救,他說“就是一個人的生命我們也要管”;甚至在小偷的生命受到威脅時,市長也冒著生命危險帶頭前去營救,因為他相信“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正是這種“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的行為,才使得更多的生命在大災之后安然無恙,歷經(jīng)波折的孕婦才轉危為安。當手機里傳來新生嬰兒的啼哭聲,銀幕上的人群響起了一片掌聲,也給劇場的觀眾帶來了溫暖,帶來了感動。50年前后面對災難的不同態(tài)度、不同結果,充分昭示出中國共產(chǎn)黨“科學執(zhí)政,執(zhí)政為民”這一執(zhí)政理念的巨大進步。

    啟示之二,國產(chǎn)大片在特效制作上完全能夠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與特色,產(chǎn)生良好視聽效果。《超強臺風》中的特效場面所達到的逼真效果和視覺沖擊力,在國內(nèi)影片中并不多見。尤其是臺風來臨時,排山倒海的巨浪襲擊小鎮(zhèn),吹飛的汽車貼到墻上,旋轉飛舞的駁船一頭扎進倉庫等場景,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聽震撼,使觀眾仿佛置身于風暴之中,身臨其境地體會到緊張、恐懼與危險。與國外災難大片相比,這部影片盡管在電腦特技制作投入方面遠遠不足,但特效場面絲毫不亞于國外投資上億美元制作的大片。這是因為該片80%以上的特效鏡頭,都是攝制組花費3個多月時間追逐臺風蹤跡進行十分艱苦的實景拍攝,從而產(chǎn)生出更為真實可信的災難效果,大大增強了藝術表現(xiàn)力,使影片成為名副其實的首部國產(chǎn)災難大片。

    啟示之三,富有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特點的優(yōu)秀國產(chǎn)影片只要注重營銷,加強推廣,完全可以占領市場、贏得觀眾。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國產(chǎn)主流影片盡管也做了些宣傳,有的宣傳規(guī)格很高,首映式出席領導級別也很高,但由于影片與市場相脫節(jié)、宣傳與營銷相脫節(jié),雖然制造了一次性的輿論效應,但并沒有真正引起公眾的關注,影片上映后往往票房少得可憐,甚至賣出零拷貝。而《超強臺風》制片方從創(chuàng)意階段就找準市場定位,對影片進行了大量的商業(yè)化包裝,開展全方位的宣傳。他們不僅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宣傳,而且在上映時機、票價制定、場次安排、信息反饋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策劃,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一整套發(fā)行放映方案,并派專人跟蹤負責市場營銷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階段。在各院線影院并不看好的情況下,影片上映首周即取得500萬元票房,并在第二周奪得國產(chǎn)影片票房冠軍,以近2000萬元票房佳績位列國產(chǎn)主流影片票房前列。

    《超強臺風》的成功充分說明,只要認真組織策劃,優(yōu)化資源配置,調(diào)動各方因素,切實抓好創(chuàng)作、生產(chǎn)、營銷各個環(huán)節(jié),就完全能夠創(chuàng)作生產(chǎn)更多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并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

    2、《超強臺風》創(chuàng)新受肯定 請業(yè)內(nèi)專家把脈問題

    11月29日,中國首部災難大片《超強臺風》研討會在京舉行。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中宣部文藝局影視處處長王強、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吳天行、導演馮小寧以及杜高、賈磊磊、尹鴻、王一川、饒曙光、郭運德、沈衛(wèi)星、張衛(wèi)、陳曉云、陳航、高軍等業(yè)內(nèi)專家出席會議。

    1800萬制作成本追趕2億視效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表示馮小寧是個有特色的導演,能夠借鑒國外災難片、類型片的模式拍攝這樣一部主旋律的影片,這種意識值得肯定。以1800萬的制作成本追趕國外2億成本大片呈現(xiàn)效果,做出了超預算的成果。影片體現(xiàn)了“人道主義情懷”,匯集了改革開放30年以來許多富有成果的理念和思維方式。目前要拷問的是如何有一個漂亮的故事以及戲劇主體和永恒形象。

    劇組玩命追風三個月80%是實景

    中宣部文藝局影視處王強處長對影片的三個亮點提出表揚。首先是主題的表達,故事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科學執(zhí)政”。另外,影片呈現(xiàn)出來的臺風鏡頭有80%是實景拍攝的,這是劇組在浙江沿海連續(xù)追風3個月,相當“玩命”。主演巫剛把一個市長冷峻、果敢、機敏的特征表現(xiàn)很到位。不足之處在于影片的主題開發(fā)可以更加深入,一些場景和鏡頭銜接不夠順暢,影片結局無人員傷亡似乎不太真實。

    研討會不走過場專家直言不足

    多位專家們提到小白狗和魚缸中紅色小魚是影片中最溫暖的設計,這種藝術的表達讓人感覺到希望。這次匯集和眾多業(yè)內(nèi)專家的研討會不再是走過場念表揚信,嘉賓們直接提出了影片存在的不足,希望給主旋律影片和中國災難片進步帶來幫助。例如:拍攝中抓細節(jié)不夠,兩輛道具車重復使用造成穿幫、鯊魚制作不真實;市長在碼頭為漁民下跪場景設計,英雄崇拜痕跡太模式化,引起觀眾笑場;特技效果蒼白,自然和人的轉換太生硬;人物表達不夠飽滿。

    新浪娛樂追蹤《超強臺風》受專家肯定

    據(jù)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吳天行介紹,由馮小寧執(zhí)導的電影《超強臺風》創(chuàng)作背景是2006年8月在浙江和福建登陸的17級超強臺風。劇本通過公開招募,五選一最終確定。自今年10月24日上映以來,票房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中在浙江地區(qū)創(chuàng)造國產(chǎn)影片票房第一,觀影人數(shù)和放映場次第一。專家陳航從宣傳發(fā)行方面稱贊制片方將主旋律影片商業(yè)化成功運作,取得了首周500萬票房。特別提到,新浪娛樂跟隨《超強臺風》遠赴東京電影節(jié),貼身記錄行程和觀眾反應,為擴大影片影響做出不少努力。

    3、《超強臺風》與金魚男孩

    在《超強臺風》這部電影的開頭和結尾,都有一個男孩坐在臺階上守護著一條金魚,他似乎是一場人在大自然災害面前所作所為的見證人和凝望者。

    我們通常在看災難片的時候,總會有一種驚嘆,驚嘆龍卷風、大地震、冰風景這類超常態(tài)的破壞力剎那間撲面而來的奇觀,摧枯拉朽,勢不可擋又往往轉瞬即逝。經(jīng)電影特技、電腦合成之后的集中放大,構成一種富有觀賞性的自然界暴力美學的具象體驗,而人類往往顯得驚恐萬狀,無能為力,唯有刻意加進去的某些情感戲份給人一絲溫暖,主角還是自然暴力。

    浙江制作的新片《超強臺風》不一樣,它的主角始終還是人,是經(jīng)過改革開放三十年歷經(jīng)考驗的新人。雖然人所共有的那種在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面前驚恐、焦灼以及心存僥幸因而大意魯莽的弱點都有,但負責任又能擔當?shù)氖虚L身上,充分凸顯了以人為本的超強執(zhí)政能力,不僅給人溫暖的情懷,還向人展現(xiàn)了尊崇科學的理性魅力。我們可能忽視片中穿插的幾段黑白資料,幾千人投身怒海筑成血肉長城抗擊臺風的悲壯,那可是我們曾經(jīng)的真實情景再現(xiàn)。從“抗臺”到“防臺”,一字之差,是執(zhí)政理念向科學發(fā)展觀的大踏步邁進。所以,影片《超強臺風》作為一部帶有顯著災難片特征的結構中,恰當?shù)厝嗳肓苏撈脑兀@無疑是類型片的突破。

    在《超強臺風》中有許多動情的情景,象神奇的臺風眼,詭異的暴風線路,拍岸巨浪橫掃漁港的驚心動魄,貫穿全片的難產(chǎn)孕婦以及部隊快艇和直升機臨危出擊的振奮,都讓人動容,也有市長與小偷的幾次遭遇的諧趣,好比是未經(jīng)串連好的一把珍珠,由一位金魚男孩下托上蓋端到了我們面前,這或許是導演的良苦用心,亦或許是一次形而上的勉為其難??催^的人才會有各自的觀感。

    幕后花絮

    馮小寧導演的作品《超強臺風》講述人們成功抗擊海嘯的故事。為了逼真再現(xiàn)2006年超強臺風“桑美”登陸浙江沿海的真實情景,同時又能少花錢多辦事,小寧導演想出了幾個“土招”。

    在一些大成本電影中,大風暴的場面多數(shù)依靠電腦合成,特技制作費用動輒上億,馮小寧打了打算盤,決定用土招。

    馮小寧:用我們有些傳統(tǒng)的辦法,土招的方法來同樣營造出銀幕上的那種氣氛。

    土招一:臺風登陸

    你瞧,這個演員被臺風吹得飄了起來,可他既沒有吊威亞,也沒讓人從旁抬他的腳,是怎么飄起來的呢?咱們看這里。

    原來特技人員在空中拉了一條繩子把人抬住,這樣就形成了空中飄人的效果,大冷天的,這滋味肯定不好受。

    馮小寧:拿著水槍水龍往身上澆,還有鼓風機往身上吹,造成臺風,在拍攝中最后(有人)等于神經(jīng)麻痹,整個半邊臉都癱了,現(xiàn)在才恢復。

    土招二:海嘯來襲

    臺風來襲有時會引發(fā)海嘯,馮小寧發(fā)明了一種洪水發(fā)生器,就是這個布滿紅銹其貌不揚的鐵家伙,它的威力你可看好了。

    土招三:海中取景

    如果嫌這樣的海嘯規(guī)模效果不理想,還可以直接把各種模型道具搬到海里。而這些模型道具在制作上很有意思,這路燈是毛筆做的,而制作這些房屋瓦片的材料更是創(chuàng)意十足。

    道具師:這些廚房用的水管,經(jīng)常見到的那個水管,就是把它剪開以后做的瓦片。

    這些袖珍模型足夠省錢,模擬效果也還不錯,唯一的缺點是不結實。工作人員冒著嚴寒把模型抬到海水里,精心制作的輪船一下就被撞壞了。

    馮小寧:你們今天看到的是模型特技,但我們還拍了很多真實的場景,再加上我們最后用數(shù)碼修飾,我估計在少數(shù)鏡頭上達到國際水平。

    花小錢辦大事

    馮小寧導演曾榮獲中國環(huán)境大使和2007年度“綠色人物”的稱號,對一個導演來說,這些稱號是一個殊榮。從20年前馮小寧拍攝電影處女作《大氣層消失》開始,他就一直關注人和環(huán)境的關系。這一次的《超強臺風》讓他實實在在地過了一把特技癮。

    CS:影片中一共用了多少個特技鏡頭?

    馮小寧:《超強臺風》一共用到的特技和特效鏡頭是400到500個,占鏡頭總數(shù)的一半。其中長時間三維數(shù)字制作的三個,數(shù)字合成的有10多個,另外90%的是實景拍攝經(jīng)過后期處理的。我們主要是秉承花小錢辦大事的原則,通過自身的腦力勞動,發(fā)揮想象力,再動手做出讓觀眾震撼的效果來。

    CS:實景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馮小寧:知道冬天的海風有多冷嗎?(笑)我們就是站在去年雨雪冰凍時期的海水里進行實景拍攝的,因為演員的戲份拍攝完成后,就已經(jīng)進入冬季了。當時非???,我們穿著羽絨服站在齊胸深的海水里工作,一站就是一天。搭建的場景只能用一天,每天只能拍三潮浪,三潮浪過后,場景已經(jīng)不能用了,如果要恢復就要一個多星期。劇組的工作人員包括演員都是在玩命的境況下工作的。

    CS:鯊魚的那一幕讓人非常驚訝,導演怎么看?

    馮小寧:這是我的一個想象力,也是我拍這部影片的初衷,我先想到這么一個鏡頭,然后通過這個鏡頭將它幻化成一個故事。我寫劇本不是從文字出發(fā),而是從畫面出發(fā),這是我比較特別的一點,幾乎我的每一個故事都如此,我走的是從影像到影像的創(chuàng)作道路。

    CS:觀眾也非常好奇鯊魚是怎么拍的?

    馮小寧:電影藝術是想象力加上實現(xiàn)力的結晶,鯊魚這個鏡頭想象力我們有了,那么要如何實現(xiàn)?這有點揭秘的感覺了,我們就造了一條鯊魚,這模仿的是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這條鯊魚能動,最后拍完了,也把鯊魚給折騰“死”了,最后就分尸了(笑)。本來應該捐給中國電影博物館珍藏起來的。

    CS:災難片在中國是比較少見的,馮導為何情有獨鐘?

    馮小寧:我就是不喜歡跟別人走一樣的路,別人不拍什么,我才玩什么。20年前,我拍《大氣層消失》,那就已經(jīng)是災難片,只是鑒于當時特技的局限,我感覺沒能把自己的想象力完全發(fā)揮出來,所以就一直想再拍一部災難片。當時浙江有這個意向的時候,我就說服領導,必須把這部影片定位在災難片的片種上,因為災難片符合商業(yè)規(guī)律,有利于商業(yè)運作。

    CS:一般觀眾會認為,災難片需要巨額投資才能創(chuàng)造出視聽震撼,這是美國大片的優(yōu)勢,馮導怎樣彌補這個差距?

    馮小寧:我們不能拿自己的短處去比別人的長處,所以要另辟蹊徑。這次主要將重心放在了實景特技的探索上,但是我們做出來的成品絕對代表了中國特技的頂峰,至少是這個階段的頂峰。中影韓三平董事長看完之后,由衷地說,光特技就得1000多萬哪,其實我們沒花這么多錢(笑)。我是運用20年來自己摸索出的經(jīng)驗,把生活中的真實加上藝術的想象力最終變成了藝術的震撼。影片的每一個道具,每一個場景,都是我親自做出來,繪制出來的。角度是什么?俯還是仰?用什么鏡頭,長還是廣?都是我提前設計好的。

    CS:最讓你滿意的是哪一段特技?

    馮小寧:我覺得還是驚濤駭浪,這種沖擊力是之前沒有過的。超強的視覺沖擊力是當代電影的要素,美國大片為什么好看,就是因為他們有自覺為觀眾服務的意識。要沒有這一部分,觀眾還不如在家看電視??萍际峭苿赢敶娪鞍l(fā)展的原動力,而我們之前的特技都是非常脆弱的,甚至有些導演都回避了特技的制作,原因是做一分鐘的特技合成就要花去三分之一的投資,但是如果沒有這部分,觀眾就不會買賬。所以我們才要自己動手去做,用的方法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做出了讓觀眾怎么看怎么不可思議的效果。在實景特技的探索上,我們是成功的。在數(shù)字特技的制作上,可以看我們的臺風眼,不亞于好萊塢的《后天》,這就是我們?nèi)A龍電腦特技做的。

    CS:你希望中國觀眾看完《超強臺風》之后收獲到什么?

    馮小寧:首先要讓觀眾覺得中國也能拍出不亞于美國大片的災難片;第二,要讓觀眾從災難片中感覺到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要讓觀眾感動于人性的關愛;最后,希望觀眾領悟到善待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重要性。

    五級超級臺風桑美(2000年)

    簡介

    日本氣象廳國際編號:0014

    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編號: 22W

    持續(xù)日期:9.2—9.16(以日本氣象廳的數(shù)據(jù)為準)

    最大強度:五級臺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 超強臺風(依據(jù)我國現(xiàn)行臺風等級) 超級臺風(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

    登陸強度:一級臺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 臺風(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

    登陸地點:韓國

    最大十分鐘平均風速(日本氣象廳):175km/h (95kts)

    最大兩分鐘平均風速(中國氣象局):60m/s

    最大一分鐘平均風速(聯(lián)合臺風警報中心):260km/h (140kts)

    中心底層最低氣壓:920hPa(中國氣象局最終修訂的數(shù)據(jù))925hPa(日本氣象廳的數(shù)據(jù))

    移動及發(fā)展

    2000年第14號臺風“桑美”于2000年9月3日14時在關島以東大約100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桑美”生成后,開始緩慢的向西北方向移動,移動過程中強度不斷加強,9月9日加強為強臺風,9月10日成為超強臺風,9月12日夜間穿過琉球群島進入東海區(qū)域。臺灣北部和東部沿海、浙江沿海、上海市、長江口、江蘇沿海、山東南部和東部沿海等地出現(xiàn)大風天氣,開始對我國近海海域的航運造成影響。

    從9月13日14時至14日20時,“桑美”臺風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此時臺風中心離上海大約450多公里,臺風中心氣壓955hPa,近中心最大風力14級(45m/s),給我國上海、浙江、江蘇沿海地區(qū)帶來了局地暴雨的天氣。9月14日夜間“桑美”突然轉向,移動方向由西北方向轉為東北方向,且移動速度明顯加快,隨后強度逐漸減弱,后登陸韓國。

    重要事件

    在“桑美”的同時,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還有當年第15號熱帶氣旋“寶霞”。由于兩風暴距離較近,兩臺風發(fā)生了雙臺風效應。而當時“桑美”的強度接近巔峰,而“寶霞”的強度還不及一級臺風,結果“桑美”使“寶霞”在臺灣東部海面發(fā)生大轉向并于隨后迅速減弱。最終,“寶霞”的云系被“桑美”的環(huán)流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