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骷髏島(Skull Island)原本被認為是《金剛》中虛構的印度洋中未經(jīng)發(fā)掘的島嶼。其實,早在那部電影之前,骷髏島已經(jīng)成為遠航水手們口口相傳的神秘夢魘。
當人們脫下猿猴的裝扮開始直立行走后,人類完成了數(shù)不清的世界探索。直到1933年,世界上只剩下幾個未經(jīng)發(fā)掘的角落,每個角落都有一個很好的理由逃避征伐。在印度洋洶涌的惡水之下,有著人們稱為最接近地獄的死亡之地,骷髏島。
骷髏島經(jīng)由水手之間的口耳相傳,以及草率的圖畫而成為傳說,沒有人相信神話中的遠古生物至今仍然活在地球上。骷髏島是地理及進化上的死角,充滿無窮神秘的地方,但是當西方人于1933年第一次登陸骷髏島,他們不斷地在那些被認為已經(jīng)消失的巨大生物腳下逃命。
骷髏島上的生物
骷髏島上的生物看起來可能很難以置信,但你要了解在不久前,科莫多龍才剛被發(fā)現(xiàn)。在亞洲,人們意識到,這種兩三百公斤長的巨大爬蟲類就是傳說中的生物。除了骷髏島之外還有很多其他例子,以為絕種了卻被重新發(fā)現(xiàn)的物種,或是根本從來不為人知的物種,在近代被發(fā)現(xiàn),腔棘魚就是一例,被認為幾百萬年前已絕種的物種,卻長期存活。
非洲及亞洲海岸線,大猩猩也是神秘的生物,他們就像森林中的野人,在他們真正被看到之前,神話、謠言、推測就已經(jīng)流傳了幾世紀,直到上個世紀1902年,高山猩猩才被正式發(fā)現(xiàn),西方世界才正式承認這種生物的存在。最近一次的大型新生物種發(fā)現(xiàn)于1992年,泰國發(fā)現(xiàn)一種牛科動物,那是很大的生物,這么大型的生物是怎么一直沒被發(fā)現(xiàn)的?
在卡爾·丹漢的小組于1922年登陸骷髏島之前,大家都知道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絕種了,最普遍地學說就是6500萬年前由隕石撞擊地球,并帶來了長時間地冰河時期,恐龍以及一半地生物都絕種了。
但在現(xiàn)今印尼附近地一個熱帶小島上,讓此學說陷入瓶頸,骷髏島是個不可思議地地方,因為它無視世界其他地方地改變,這些驚人地野生動物完好無缺地存活下來,所以除了此地之外,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絕種了,但在骷髏島上,他們奇跡似地存活著,這些白堊紀時期地野獸,如何忍受現(xiàn)今的環(huán)境?從1934年直到二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接二連三由探險隊前往骷髏島,想要解開這個自然界地迷題,準備不足地冒險,導致十二名科學家面臨可怕地死亡,
“我從沒有想象過,跟我一起在吃早餐的同伴那菲爾懷克里夫,在不到三小時后成為恐龍的午餐”——英國探險隊 1934年
這些僥幸者揭開了骷髏島上地質不穩(wěn)定現(xiàn)象的歷史,持續(xù)不斷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裂縫,剛好形成恐龍住處的火山口,這些地質學上的現(xiàn)象,引導出恐龍存活原因的假說,這些火山口保持了島上的高溫,就算世界其他角落都已結冰,而生物都已經(jīng)絕種,骷髏島仍然非常溫暖而且充滿生物,這個奇跡使得巨大爬蟲類得以持續(xù)進化6500萬年,恐龍持續(xù)地進化,變得更兇猛更聰明,演變出我們在古生物學上沒見過地模樣,暴龍再也不是唯一地掠食者,在骷髏島上,它進化成為更大更殘暴更敏捷的超暴龍,它們的腳很大,才能應付骷髏島上斷裂不平地巖層,好像他們在不平地表面上穿梭自如,它由較小的肋骨跟臀部,讓他可以像蛇一樣,在狹窄的葉林中移動。
另一種骷髏島上特有的掠食者,就是類似迅猛龍的兇捷龍,最主要的不同就是他們很大,當你想到猛獸時,你只會想到大概獅子般大小,但是這些家伙差不多由六公尺長,它由強而有力地下巴,但身體卻非常流線型,可以讓他速度非常快,骷髏島上不只有恐龍,還有一樣恐怖甚至更糟地野獸,潛伏在島上的濃層裂縫中,造成許多人死亡地最卑劣地生物。生物會掉進洼坑中,這是自然界掠食者地圈套,此處充滿了腐爛地尸體跟動物,所以你會在底層地濃稠液體中發(fā)現(xiàn)這些食腐生物。
“探索那洼坑就好像在地獄中搜查”——春季探險隊 1937年
在骷髏島地洼坑及裂縫中,有著很多值得注意地生物,包括最令人討厭的食人蚯蚓,基本上他食只巨大地寄生蟲狀生物,但已經(jīng)精華為不需要靠寄生為生,變成可以自己掠食跟食腐,食人蚯蚓意思指“狡猾地肉食者”,是根據(jù)他又細又長地扭曲體形而命名,他可以持續(xù)不斷地用一端牙齒進食消化,就好像不斷移動尋找事物地觸角。
危險不只存在于島地深處,同時也存在于天空,由恐怖的蝙蝠龍所統(tǒng)治,飛行生物蝙蝠龍,基本上就是大型地飛行齲齒目,跟翼手龍有著相似地身體結構,除了腳以外,他們是同一類的生物,他們的生活習性基本上跟蝙蝠很像,他們白天時候倒吊在洞穴的頂上,說穿了就是惡心的飛行物,又粘稠,又惡心,到處亂飛,蝙蝠龍的洞穴在骷髏島最高的山頂,住在這山頂上的嗨喲巨型猩猩,也就是大金剛。
“如果我一定得住在這種神遺棄之地,就一定會選在山得高處,遠離地面上那些葉林,猴子的想法是正確的”——秋季探險隊 1936年
金剛的出身籠罩著神秘的面紗,他們從何而來還有待研究,但他們絕對不存在于白堊紀時期,當時猿猴類還未進化完成,所以他們是近期內地到此處的生物的例子,他們要不是在島上自然進化的,就是從另一個又有待研究的地方而來,金剛有可能原自于亞洲的巨猿種,那是在亞洲發(fā)現(xiàn)的巨型猩猩祖先化石,巨猿差不多有現(xiàn)代猩猩的兩三倍大,但是金剛像房子一樣的大小,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先不談他們的獸性哭著些猩猩跟人類之間非常接近,他們都是善于社交的生物,不管是跟你母親或兄弟姐妹的單一關系的,或者是群體間的關系,你都要依靠你的周遭的其他個體,不止是為了安全,同時也是為了精神穩(wěn)定,但巨型猩猩并不是島上唯一群居的靈長類,出乎意料的,有故跡被挖掘出來。
約在三千年前,這里曾發(fā)展出高度的文明,島上曾經(jīng)一度居住著高度發(fā)達的人類,差不多跟印加文化一樣程度,這個高度文明的程度相當于古埃及文明。這個文明地域有著自己的建筑,還摻雜著宗教信仰的背景。我們所確定的是他們非常熱忠于活人獻祭,對于死者的膜拜,骷髏島上的古人類很尊敬死者,他們守祭死者的骷髏并供奉。我猜這應該是他們信仰的一部分,他們在地底下有大型地下墓地。
骷髏島上的建筑大部分已毀壞,而且被葉林所吞沒,但僥幸者之一表示,他們有著很高的建筑技術,他們造出大型殿堂跟大型的石頭建筑,建筑風格類似密克羅西尼亞的石墻,組織構架,有點像城墻復合體,由水晶巖和玄武巖構成,玄武巖狀的石條差不多兩三公尺長,它最大的好處在于有點像疊棍子游戲,他們可以互相交叉重疊折疊石條,來為他們的建筑做出更堅固的結構,古文明在島上最高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城市,這座城市直徑38公里長的寬厚城墻所包圍,起初建造它的目的,在于保護古文明免于被其他東西破壞,包括了恐龍,巨大猩猩,跟很多其他事情,我們可以從城墻的形狀,看出它之前由多龐大,也就代表當時的城市很雄偉,但是古文明的天數(shù)已盡。
一千年前,骷髏島的例行地震帶來了毀減性的災難,地震開始侵蝕島嶼導致島嶼開始下沉,這塊大陸慢慢地沉入海底,所以現(xiàn)今僅存地只剩下這塊大陸地最高點,也就形成一個島嶼,所以以前在大陸上存活地生物,現(xiàn)在都移到中心位置,因為島嶼沉沒,海岸線向內縮小,所以掠食者被局限于較小地范圍內,食物量大大地減少,所以島上地斗爭會比世界其他地方不同自然界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都來得多,這使整個地方都在崩潰,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在崩潰。
或許這就是島上有這么多掠食者的原因,因為沒有足夠得空間讓一切都存活,肉食動物自然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也就是城市中的人類。而人類唯一的保護城墻,卻受持續(xù)不斷的地震而倍受破壞,城墻開始崩倒,讓動物及巨大生物得以進入城市中心的安全地帶,人類就被消減了。人類是最脆弱的生物,他們被殺光了,他們也有可能從島上離開了,他們可能離開后在某處落腳,這點我們不知道,我們甚至可能是他們的后代,這些斷殘的墻壁證明了這些人曾經(jīng)存在。
你所看到的城墻,殿堂,跟所有在島中心的一切一樣,成長過快,但人類在骷髏島上的故事尚未結束,當西方于三十年代發(fā)現(xiàn)此島后,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小群夾縫求生的人,只為了生存下去,現(xiàn)今骷髏島上的居民,可能因船難而登上島嶼的人類后裔,居民的人種,偏向美拉尼西亞-麥克羅尼西亞族群,他們是靠打獵為生,看起來像是他們歷史文化的一部分,他們唯一的覆蓋物就是頭上的頭發(fā),所有衣服都是用人的頭發(fā)結成,他們已經(jīng)失去原始的編織技術,只能用粗糙的結來做出這種衣服,他們是拓荒者,他們靠鳥蛋,魚跟甲克蟲動物維生,他們在這小塊陸地上存活了下來,唯一可以保護他們,免于受到恐龍、怪物以及其他東西的殺害,就是城墻,巨大的古城墻。從海的一邊冒出來,通過這島上的小半島,并從另一端入海,所以他們被局限于島上的一小塊地方,城墻外面是茂密的葉林跟熱帶雨林,但是城墻里面卻一無所有,沒有綠色植物,只有這些粗糙的巖石表面,讓他們居住其中,很不簡單。
“看到人類變成這樣,像老鼠一般、恐懼、弱小、卑鄙,在這里,人不是獵人,而是獵物,” ——秋季探險隊 1935年
跟第一世紀的耶路撒冷情形類似,骷髏島上的古代居民把死者埋在城的保護墻外,由于現(xiàn)今的骷髏島島民已經(jīng)失去建筑材料及技術,他們唯一可找到的安全住所就是古時的墳墓,與死去已久的殘骸同住。
他們不斷地被獵殺,所以他們盡量長時間躲在墳墓里,幾乎是種隱秘地生活方式,他們把巨型猩猩當作神來膜拜,他們用活人當祭品來安撫這位巨型猩猩,金剛于1933年被卡爾.丹漢的探險隊捕捉及代出骷髏島地情形,被詳細記錄著,當?shù)h于1935年回去時才發(fā)現(xiàn),金剛是種族的最后幸存者,大金剛的滅絕源于自然界的殘酷,以及現(xiàn)代武器地發(fā)。因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地爆發(fā),科學探險隊暫時中止。
第一支戰(zhàn)后探險隊1948年出發(fā)后,爆發(fā)了規(guī)模9.2級地大地震,證實了史前生物地減絕,地質上地不穩(wěn)定性,創(chuàng)造了讓恐龍得以生存地火山口,如今卻使島嶼毀減,有點像傳說種地大陸亞特蘭第斯跟穆勒里亞,骷髏島也被海洋吞沒,但跟傳說中地高度文明不同的是,骷髏島是被現(xiàn)代人所發(fā)掘,而且過程中有許多人犧牲。
骷髏島現(xiàn)存的唯一檔案,就是來自最后一只大金剛的樣本,據(jù)傳聞,他們在1933年被運往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檔案保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