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險奴”和“房奴”一樣背負著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而這壓力來自于購買了過多的保險。部分人盲目購買不適合自己的險種,一些人在手頭并不寬裕的情況下購買,所買保險也成了負擔。目前消費者理財保障意識逐漸增強,而“險奴”也隨之誕生。
險奴-簡介
“房奴”、“車奴”、“卡奴”……或許人們不陌生,但對大部分人來說,“險奴”可能還是個新鮮詞。如果你被手頭上好幾份保單壓得喘不過氣來,那么你可能已經(jīng)成了一名“險奴”。業(yè)內人士表示,保費多少要根據(jù)家庭實際情況而定,需考慮家庭儲蓄、收入、投保目的等多重因素,不過,一般來講保費占家庭收入的20%比較合適。
險奴-現(xiàn)狀
自從金融危機發(fā)生以來,由于大環(huán)境不好,的確有一些客戶因為股市低迷、事業(yè)失敗等原因而導致繳費能力不足。此外,有些投保人本身對保險并不了解,購買了并不急需的保險,甚至是重復購買相似險種;還有極少數(shù)保險代理人誤導消費者購買,因此,常常會有投保人購買保險后要求退保。
保險一旦購買,退保是下下策。如果退保,就要付出幾千元的損失和日后的保障;如果不退保,保費又會成為壓力。
王女士是一位單親媽媽,兒子一歲半。她的年收入約為3.6萬元,家庭有現(xiàn)金10萬元。家庭日常生活支出1500元/月,單位有社保。她為兒子買了一份人身險,18年期繳2610元/年,以及一份人身險,15年期繳1.2萬元/年(尚在猶豫期);為自己買了萬能險附加重疾10萬元、壽險10萬元,年繳5000元,已交3年。
由于收入不高,同時每年要負擔近兩萬元的保費,王女士感覺保險費已成為家庭生活負擔。迫切需要對目前的保險進行重新梳理。
在事業(yè)單位工作的陳小姐是一名“80后”,她和丈夫陸續(xù)給自己和老人購買了5份保險,保費一年近3萬元。保險支出成了她的重大負擔。
這種沒完沒了的還貸、交保險,使險奴們的壓力特別大。
險奴-專家建議 專家建議,有保險意識固然可取,但是也要量力而行。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險奴”的趨勢,不妨找專家做一次保單“體檢”,去除不必要的部分,也給自己減減負。保費的多少要根據(jù)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需要考慮家庭儲蓄、收入、投保目的等多重因素。
一是利用寬限期推遲交費日期。一些保險公司對于長期壽險產(chǎn)品有60天以內的寬限交費期,投保人可在寬限期內的任何一天交費。如果寬限期內資金仍無法周轉,還有兩年的寬限期,這期間保單處于失效狀態(tài),投保人可以在自己有交費能力時申請恢復保單,所有效力不變。
二是利用保單質押貸款。投保人可以向銀行提出辦理保單貸款,在保險單的現(xiàn)金價值范圍內申請貸款不需要另外提供擔保人。一般分紅類保險可以貸到現(xiàn)金價值的90%,而兩年以上的壽險保單可以貸到現(xiàn)金價值的70%左右。
三是投保人可以辦理減額交清,將保險金額縮少,不繼續(xù)繳納保險費,可以繼續(xù)享有保險保障。
四是將保險的期限縮短,在縮短的保險期限內,仍然享有原來的保單上規(guī)定的各項保障。
五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