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親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陰親 - 簡介

    “陰親”,又名“冥婚”、鬼婚,是中國的民間習(xí)俗。訂婚后的男女雙亡,或者訂婚前就夭折的兒女,父母處于疼愛和思念的心情,要為他們完婚,就是冥婚。它分為死人與死人和死人和活人兩種。

    另外,過去認(rèn)為祖墳中有一座孤墳會影響后代的昌盛,不吉利,所以要替死者舉辦冥婚。從前冥婚多出現(xiàn)在富戶,貧寒人家很少有冥婚。

    在民間,“陰親”的初衷本來是為未婚死去的男女,舉辦的一個(gè)婚禮儀式,目的固然有迷信的成分,但更多是為了活著的人,即死者的家長,使他們能夠成為“親家”走動,得少許安慰。但在某些地方,“陰親”即演變?yōu)槌嗦懵愕慕疱X交易。

    歷史

    陰婚流傳于周代?!吨芏Y·地官》記載:“禁遷葬與嫁殤者?!钡孙L(fēng)氣始終沒有杜絕,一直延續(xù)至民國初期,現(xiàn)在亦偶然出現(xiàn)。

    漢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的兒子曹沖13歲夭折,曹操便下聘已死的甄氏小姐做為曹沖的妻子,把他們合葬在一起。

    敦煌出土的《大唐吉兇書儀》中有夭折男女之家長的冥婚書、答冥婚書、冥婚祭文等,說明了唐代當(dāng)時(shí)社會的現(xiàn)象。

    宋時(shí),陰婚最為盛行,幾乎未婚先死者家人都要為其進(jìn)行陰婚。南宋康叔聞《昨夢錄》記載,“年當(dāng)嫁娶未婚而死者,兩家令媒互求之,謂之鬼媒人。通家狀細(xì)貼,各以父母命禱而卜之。得卜,即制服冥衣,男帶女裙帔等畢備,媒者就墓備酒果,祭以合婚”。即表明在當(dāng)時(shí),凡未婚男、女死亡,其父母必托“鬼媒人”說親,然后進(jìn)行占卦,卜中得到允婚后,就各替鬼魂做冥衣,舉行合婚祭,將男、女并骨合葬。

    《元史·列女傳》載:“子弟死而無妻者,或求亡女骨合葬之?!薄睹魇贰ち信畟鳌芬噍d:楊□死而其未婚妻殉;劉伯春卒,而其聘女亦如之,后皆迎柩合葬。清代,這種婦女殉葬冥合的習(xí)俗,隨著貞節(jié)觀的加強(qiáng),仍很盛行。

    民國初年,陰婚風(fēng)氣仍然很盛,但名目不一。如廣東翁源縣有“討鬼妻”之俗,河北定縣有“結(jié)陰親”之俗,浙江定海有“陰配”之俗,河北滄縣有“娶干骨”之俗,廣西隆安縣有“鬼婚”之俗。民初的北京辦死人與死人結(jié)婚的“喜事”謂之“搭骨尸”,男、女兩親家,謂之“骨尸親”。其他如山西、安徽、江蘇等地都有陰婚習(xí)俗,見諸于各朝文人筆記。

    儀式

    陰婚的儀式混雜了紅、白兩事的禮儀,依當(dāng)事人的主張不同,形式出入很大。一般說來,陰婚要通過媒人介紹,雙方過門戶帖,命關(guān)和婚后取得龍鳳帖。男方放定也是要進(jìn)行的,男方給女方送去的“鵝籠”、“酒?!?、龍鳳喜餅以及肘子、喜果都是真的,惟有衣服、首飾是紙糊的冥器,最后在女方家門口或墳上焚化。而女方陪送的嫁妝一般都是紙活,送至男方后,只在“新郎”照片或牌位前陳列半天,有的只是抬著環(huán)繞男方院內(nèi)一周,即由鼓樂前導(dǎo),送至附近空地焚化。

    迎娶儀式是陰婚中必不可少的,也要搭棚宴請,門前亮轎。喜房里供奉“百份”全神。對面炕上設(shè)矮桌,供“新郎”照片或牌位,前設(shè)蘋果、龍鳳喜餅若干盤。并有大紅花一朵,下綴緞帶上書:“新郎”字樣。女方“閨房”中供“新娘”照片或牌位,亦如前所供,并有大紅花一朵,下綴緞帶,上書:“新娘”字樣。

    花轎到達(dá)女方后,由送親太太將“新娘”照片或牌位取下,由娶親太太接過來,放人寶轎。這時(shí),“新娘”的父、母不免要大聲嚎哭,而且要追出屋外。完全不是辦喜事的氣氛。

    喜轎回到男方后,仍由娶親太太將“新婦”照片或牌位取出來,放于喜房炕上的供桌,與“新郎”并列。并用紅頭繩將兩幅照片拴起來(取月老牽紅線之意),并復(fù)上紅、黃兩色的彩綢?!昂媳啤?、“子孫餃子”、“長壽面”也要供于“新婚夫婦”的牌位或照片前。以后再選個(gè)宜破土安葬的好日子,女方起靈安指定的時(shí)辰葬入男方墳的旁邊,并且兩個(gè)棺柩要挨上槽幫,才算并骨合葬。

    如“新婚夫婦”有弟弟妹妹或弟妹、妹夫等,即喚出來,給照片或牌位磕頭行禮。兩家親家則互相道喜。

    舉行了以上儀式之后,擇個(gè)“黃道吉日”宜破土安葬的好日子,女方就可以起靈了。按陰陽先生指定的時(shí)辰,將棺樞起出后,馬上潑在坑內(nèi)一桶清水,扔下去兩個(gè)蘋果。與此同時(shí),高高揚(yáng)起花紅紙錢。男方則在墳側(cè)挖一穴,露出“新郎”棺柩的槽幫,將“新娘”埋入以達(dá)到“夫妻”并骨合葬的目的。

    葬罷,即在墳?zāi)骨瓣愒O(shè)酒果,焚化花紅紙錢,舉行合婚祭。男女雙方的父、母等家屬(即兩家親家)邊哭邊道“大喜”。此后,男女兩方便當(dāng)做親家來往。

    一般說來,陰婚也要通過媒人介紹,雙方過門戶帖,到命館合婚,取得龍鳳帖。因?yàn)殛幓榈姆哦ǘ嗍且淮涡缘?,所以沒有大、小定之說。男方給女方送去的定禮,一半是真綢緞尺頭、金銀財(cái)寶;一半?yún)s是紙糊的皮、棉、夾、單衣服各一件,錦匣兩對,內(nèi)裝耳環(huán)、鐲子、戒指及簪子之類的首飾。放定的當(dāng)天晚上,在女方家門口或墳上焚化。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一起冥婚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一起冥婚,是曹操為其早死的兒子曹沖操辦的。《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卷20)記載,曹沖“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詣t流涕,為聘甄氏亡女與合葬,贈騎都尉印綬,命宛侯據(jù)子琮奉沖后?!边@里,曹操是聘了一名甄姓早死女子給其當(dāng)做兒媳。

    曹沖是曹操與環(huán)夫人所生,曹沖很聰明。五六歲時(shí),吳大帝孫權(quán)送了一頭大象給曹操,曹操想知道大象有多重,但問了好多大臣都想不出稱量的法子。曹沖說,“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芍??!比绱擞刑旆值膬鹤?,難怪曹操為他的死悲傷萬分,還要為他操作冥婚。

    冥婚的興起,便與曹操這樣溺愛子女有關(guān)。但在民間還有一說法,不給死去的未婚者“成親”,家中會鬧鬼,家人不寧。所在,在迷信盛行的古代,冥婚普遍為民間認(rèn)可,成為“合法婚姻”,墓主兩家還成為“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