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黑洞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正太黑洞是網友給超新星SN 1979C形成的黑洞起的一個戲謔的名字。2010年NASA宣布他們通過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觀測發(fā)現,在SN 1979C的殘骸中形成了一個黑洞。這可黑洞只形成了30年,在宇宙數以億計的大尺度背景下這短短三十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個還是小男孩般的新生黑洞給予人類研究早期黑洞形成與發(fā)展的寶貴機會。

    正太黑洞-簡介

    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11月15日下午12點30分(北京時間11月16日凌晨1點30分),NASA宣稱,科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在距地球5000萬光年處發(fā)現迄今最年輕的黑洞,這個黑洞僅誕生30年,它對于人們研究黑洞嬰兒階段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

    這個最新發(fā)現的年僅30歲嬰兒黑洞是超新星SN 1979C的殘骸物質,該超新星位于M100星系,大約距離地球5000萬光年?;?995年至2007年的觀測數據,科學家推斷這個年輕黑洞的成長是超新星SN 1979C或者一個雙星系統(tǒng)提供“營養(yǎng)成份”。

    超新星SN 1979C首次被觀測是1979年,由一位業(yè)余天文學家發(fā)現??茖W家認為SN 1979C是由一顆質量是太陽20多倍的恒星坍塌后形成的。之前在遙遠宇宙區(qū)域發(fā)現的新黑洞是在伽馬射線暴(GRBs)中發(fā)現的,然而SN 1979C截然不同,這是由于它非常接近地球,屬于超新星類型,不可能與伽馬射線暴有關??茖W家基于該理論預測宇宙中存在著更多的黑洞,它們形成于恒星內核崩潰、未產生伽馬射線暴的時期。

    這個嬰兒黑洞的30歲年齡與近期理論研究相一致。2005年,一項理論研究報告顯示,超新星SN 1979C的明亮光線的能量來源于一個黑洞的噴射流,該黑洞噴射流不能穿透恒星的氫氣包裹層形成伽馬射線暴。這項研究結果與SN 1979C的觀測結果十分相符。

    黑洞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超大質量恒星如何爆炸,它們爆炸最終會使殘留物成為黑洞或者中子星。目前,銀河系和其它星系中存在著一定數量的黑洞。

    正太黑洞-獨特的超新星

    1979年,業(yè)余天文愛好者在M100星系中發(fā)現了一顆剛剛爆發(fā)的超新星,后被命名為SN 1979C。通過使用歐空局的XMM-牛頓X射線望遠鏡,天文學家最近發(fā)現一個于1979年爆發(fā)的超新星SN 1979C在X射線波段上的亮度同幾年前一樣,這一發(fā)現非常令人吃驚,因為通常這類天體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就會變暗。通過對這顆超新星的光環(huán)進行研究,天文學家能夠得到關于這顆恒星的大量歷史資料——包括爆發(fā)之前以及爆發(fā)之后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具有10倍太陽質量以上的恒星,在演化末期會因核心核融合的燃料用完、無法支撐強大的重力而發(fā)生所謂的核塌縮超新星爆炸(core-collapse supernova),失去了燃料,因而就失去了支撐它們引力的能量,這樣恒星就開始向內崩坍。核心達到了臨界密度,大量坍縮下來的物質被強烈的激波劇烈地反彈到太空之中。超新星爆炸后,亮度足以照亮整個星系。但在10天后其亮度通常會減弱到開始的一半,然后持續(xù)減弱下去。但是這可超新星并沒有就此黯淡下去,而且在2010年11月NASA宣布通過觀測最終這顆超新星被證明演化為一個新生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