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yǔ)
(1). 春秋 時(shí) 晉國(guó) 人,姓 介 。也稱 介之推 、 介推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 賞從亡者。 介之推 不言祿,祿亦弗及?!?杜預(yù) 注:“ 介推 , 文公 微臣。之,語(yǔ)助?!薄肚f子·盜跖》:“ 介子推 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 , 文公 后背之, 子推 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成玄英 疏:“ 晉文公 , 重耳 也,遭 驪姬 之難,出奔他國(guó),在路困乏, 推 割股肉以飴之。公后還三日,封於后者,遂忘 子推 。 子推 作《龍蛇之歌》,書其營(yíng)門,怒而逃。公后慙謝,追 子推 於 介山 。 子推 隱避,公因放火燒山,庶其走出。火至, 子推 遂抱樹而焚死焉?!?漢 東方朔 《七諫·怨思》:“ 子推 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br>(2).舊俗為紀(jì)念 介子推 在寒食前一日所作棗糕名。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舟車帷幄·子推》:“故俗,每寒食前一日,謂之‘炊熟’,則以麪為蒸餅樣,團(tuán)棗附之,名為‘子推’。穿以柳條,插戶牖間。相緣云 介子推 逃祿, 晉文公 焚山求之, 子推 焚死, 文公 為之寒食斷火,故民從此物祀之,而名‘子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