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古籍
  • 新鐫繡像麴頭陀濟顛全傳 第二十五回 凈慈寺伽藍識面 京兆府太尹推輪

    作者: 《新鐫繡像麴頭陀濟顛全傳》香嬰居士
      濟公那日在凈一庵與天空長老奕棋而別,回到寺中。次日參了長老,即對長老道:“弟子本領(lǐng)向來極是平常。喜得一切世緣不在尋常格套之內(nèi),看見大殿燒得如此零零落落,木料石塊,磚瓦灰釘,雖則有人在外敲梆搖鈴,四周化募,零零星星,有得多少?若要造殿,十年也不得完工。弟子有個愿力,今日就辭過長老,明日出去,持了疏薄,看見機緣,就要大大化一宗錢糧來,立成勝事?!遍L老歡喜道:“如此也是本山伽藍有靈,你可到本山伽藍殿中,與伽藍說知,也好空中保護,戮力勸成。”濟公即便懷著疏薄,走到伽藍殿前,卻見四處燒完,只有伽藍殿未經(jīng)燒毀,中間塑像端嚴如舊。濟公上前把疏簿打開,正要與伽藍神禱祝幾句說話。抬頭一看,卻原來就是送酒藥的老者,游地府的居士,須眉逼肖,著實驚訝一番:“記得前日在地府中,老者說我是本山的濟公長老,可見我原是凈慈寺里有分的書記和尚。又記得前日在地府中,查我的酒肉賬頭,只有二千五百貫,近日又吃過了許多,可見我的酒肉賬頭也有限了。人都說道‘人無壽夭,祿盡則亡’,我如今也不敢放肆胡吃,可恨鼻頭邊常是發(fā)香,戒又戒他不定,以后則是隨緣點綴,相機受用罷了。只要大殿告成,了我心愿,要死就死。我也常是譬喻,只當做游方和尚飄零在異鄉(xiāng)的相似,自信一生沒有罪過,料想不落畜生餓鬼之道?!睂χに{神自言自語,說了許多閑話,打了兩個問訊,抽身便走。   一直走到城內(nèi),人認得濟公的,都道:“濟公,許久不見,你在何處?”東也請他吃茶,西也請他吃酒。濟公一概回道:“我有正經(jīng)要緊事,沒工夫,沒工夫?!庇腥顺蹲〉溃骸昂蜕屑覙返们彘e自在,有甚正經(jīng),如此忙忙碌碌,到不如府縣里做個公差,市井上做個經(jīng)紀?!睗Φ溃骸半m然是個和尚,也有和尚的正經(jīng),也有和尚的緊要,趁著一個時辰,做一個時辰的好事,莫要在光天化日之下,糊涂過了。”眾道:“你吃酒的和尚卻是糊涂,到勸著別人莫要糊涂,且放他去,看他做出甚么不糊涂的事?!睗撌志妥?,走到清河坊,人姻湊集的去處。

      不料本府京兆朱太尹轎子抬來,濟公劈頭劈腦穿將過去,正對府尹闖個滿懷。朱公開口一聲:“與我拿了!”只見許多做公的把鎖條套上,牽了就走。那朱公名彬,號松坡,他的出身河南陳留縣人,六十馀歲。少年孤寒微薄,家業(yè)狼狽,瓶無宿儲,爨無隔薪。常往近邊一個叢林,叫做普化寺,乃是古佛道場,錢糧廣有,僧眾頗多。朱公常遇著沒柴少米之時,那寺中老長老憐他淡薄,每每請他過來講談,無非周濟之意。以下的僧眾卻每不甘,看見他來,便生嫌鄙。就如呂蒙正術(shù)蘭寺投齋一樣故事,那呂蒙正還是飯后敲鐘,不過沒有齋與他吃。這普化寺的和尚卻又可惡,竟寫出一首詩,瞞著堂上長老,貼在齋堂之外。語雖俚鄙,看了卻是惱人。詩曰:

      沛國有松坡,雙肩掛一蓑。早間推得出,午上又相過。   見客頭如鱉,逢齋項似鵝。十方常住物,白嚼待如何。

      當日朱公見了此詩,也就不去吃他齋飯。此亦是四十年前偶然之事,無人知覺。不料當年就中了舉人,連科中了進士,回家胸中懷著宿忿,竟不去拜那長老。長老不知往日情節(jié),卻也道朱公背義忘情。兩邊并未說破,久付東流不題。后來朱公做官到任,性子最惱和尚,凡有告和尚者,不論是非,先責三十板,然后理論曲直。這也是朱公偏執(zhí)之見,如何受了普化寺的僧人閑氣,卻教天下的和尚吃虧。這是讀書人拗執(zhí)之處,不在話下。

      卻說濟公闖了朱府尹的道子,若論平日意見,先打三十板,然后再理。這日卻為湯樞密誕辰,要去祝壽,恐怕遲了一刻,所以緊急去了,把濟公帶在府前,候朱公轉(zhuǎn)來回話。不料都督府曹公到府來拜朱公,值因朱公不在,門上人正及稟復(fù),都督偶然一眼看見濟公鎖著。曹公問道:“這是濟公和尚,為甚么鎖在這里?”左右道:“因闖道帶起,候回發(fā)落。”曹公道:“這是小事,出家人又當別論,快快帶來開了鎖子,我就在賓館中坐著,等朱公回來討個方便?!钡姥晕串?,朱公拜了壽,也就回來。門上人稟道:“都督曹老爺坐在客廳候話?!敝旃罗I相見,即就說起濟公闖道小過。因而說及濟公,雖是個行腳僧,胸中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無不淹貫,且多異術(shù),緩急所需,神奇妙應(yīng),不可言盡。說得朱公起愛起敬,連道:“快快放了,午后退堂請來相會。”曹都督別去。   朱公坐堂理事,完畢退堂,到了午后,開了東邊書廳,請和尚相見。濟公拿著疏簿,正要行禮,朱公一手攙住道:“方外人不拘禮數(shù),請坐,正要候教?!贝耸侵焯虿芏级街哉f得高尚,所以一旦回心敬禮,然亦還有試探之意。一者試其文才,二者試其道行。便問濟公道:“手中所持何物?”濟公道:“和尚家算來沒有別物,不過是化緣疏簿?!碧徒舆^手來一看道:“此文就是大師做的么?”濟公道:“委是貧僧隨口道的平常家話?!碧澋溃骸肮唤^妙文字?!币幻鏀[上茶果蔬食,請吃齋來。內(nèi)外的人俱也驚駭,怎么這個和尚就與老爺對坐,且有齋供?此是亙古奇聞,生平善事。太尹又把疏簿細看,便道:“昨日有人送我四幅西湖小景,敢煩大師一提?”濟公聽見題畫,意興卻勃勃。左右送畫來,一一將叉撐起,一面小廝們把筆墨打點端正。濟公把筆一拱道:“貧僧放肆涂鴉,語句粗疏。愿大人莫責?!闭f畢,就把四幅畫上墨瀋淋漓,疾如風雨,果然題得奇絕。

      其一:

      滿岸桃花紅錦英,夾堤楊柳綠絲輕。

      遙看白鷺窺魚處,沖破平湖一點青。

      其二:

      五月西湖涼似秋,新荷吐蕊結(jié)香浮。

      蓮花瓣里人何在?有句問花花點頭。

      其三:

      幾度西湖獨上船,篙師識我不論錢。

      一群飛雁破幽寂,正是山橫落照邊。

      其四:

      今日天光已破慳,飛來殘雪壓雕欄。

      算來不用一錢買,輸與山僧閑往還。

      濟公寫畢,太尹稱贊妙絕,譽不容口,知道濟公文才果是無雙。還要試他道行,不知其性靈知覺果有透悟處否?太尹又問濟公道:“大師你曾知過去未來事否?”濟公道:“貧僧只記得過去事,怎知道未來事。若世人知道未來事,四十年前不寫那兩句歪詩,如今也不與和尚做冤家了。”太尹道:“那兩句歪詩?說我知道?!睗∫粭l閑紙,上寫著“見客頭如鱉,逢齋項似鵝?!碧匆妰删?,大驚道:“這是我四十年前暖昧之詩,并無一人知覺,今日說著我的心事,所以四十年來物而不化,見了僧人便生嗔惡。我看濟公也不過五十馀歲,怎便曉得這兩句詩?可見濟公是個再來活佛?!奔幢闶樟耸璨荆轁珵閹?。濟公道:“我是放廢墮落僧家,怎好為師?若太尹不棄貧僧迂拙,常常過來請教,結(jié)一個方外之交便了?!碧仓Z,即將濟公供養(yǎng)府內(nèi)。   次日,將疏簿向僚友中遍為傳寫,霎時間便有數(shù)千將萬布施,頃刻聚湊,交付常住,德輝長老大生歡喜。即便鳩工,先把頭門、二殿、廊房、寮舍造得叢集。一面開堂說法,一面接眾齋僧。不半年間,也就把凈慈寺舊日規(guī)模,十有其五,只是大殿未成。濟公一日想道:“外邊官僚俱也化到,只有內(nèi)宦官眷,未曾施舍,卻沒有個頭路?!?

      一日,坐在寮舍之下,德輝長老同了許多各山和尚閑話,說起道:“本山工程若不是濟公半年辛苦,怎得就便落成?只是大殿未成,仍為缺陷。”眾長老道:“濟公何不再出山去一募?倘有機緣,便成圓滿。”濟公偶然聽得此話,即便走到面前道:“難哩,難哩。有心去化,十年也不得成;無意湊巧,三月便可成就?!北婇L老道:“濟口又來夸口,卻不令人哆笑,這句話頭著實懸虛?!睗溃骸皩嵎菓姨?,日后自見。”大家即便走散,不作正經(jīng)。

      一日,濟公攜了疏簿進城,偶然從鼓樓前走到白馬廟前。只見一畫店門首掛著一幅和尚小影,濟公立著閑看。里邊走出人來,一手就把濟公衣服扯定:“呀,師太!我日日想你,你今日如何到在我門首立著,不進我家里來?”濟公道:“我認得你家是誰?”那人道:“我家姓杜,我叫杜二,你是我的恩人。”濟公道:“窮和尚有甚恩到你?”那人道:“我家前年欠了官糧,父親與我同在縲紲,虧得師太從張參隨家布施得一對青布,兩掛青蚨,路上撞著,左手接來,右手就舍與我們完官解救,倉卒間不曾問得師太名號。我父親會寫真的,至今畫了個形像,懸掛門首,焚香點燭,不意今日卻好撞著?!睗溃骸拔乙淹?,不知影響,今日相會說起,彼此歡喜,也是往緣?!奔匆獎e去,杜二抵死不放。一面整茶備飯,一面除下影像,就要濟公自題幾句留在家中供養(yǎng)。濟公又把像仔細看了一回,舉筆題道:

      面黃似臘,骨瘦如柴。逢人討好,想不起來。這個模樣,只好投齋,也有些兒詫異,說禪不用安排。   杜二官道:“我要你贊幾句好的,若是這樣兩句,不是贊語,卻是濟公自家數(shù)落自家一場,成甚好處?還要求你另贊幾句?!睗溃骸罢f得好了,卻又不像我自己的影子了。也罷,我另寫幾句,比著前邊不同便了?!庇仲澰唬?  遠看不是,近看不像,費盡許多工夫,畫出這般模樣。眉如掃帚,一張大口,不會非言,只會吃酒。看看白頭,常常赤腳,有色無心,有染無著。醉眠不管江海波,渾身襤褸害風魔。桃花柳葉無心戀,月白風清笑與歌。倒騎驢子歸天嶺,釣月耕云自琢磨。

      題罷,覺得鼻頭邊一陣酒氣,回頭看見對門一座酒店,濟公連把鼻子對著酒店,嗅了兩嗅,看了兩眼。那人就道:“師太想是用酒的?!睌[下菜碟,幾碗素菜,就拿一壺酒來,放在桌上。濟公并不告辭,也不是當日間見了酒便饞口要吃的光景。此中卻也有個緣故,只因夢中查的酒肉緣,止得二千五百貫,前日寫疏簿時,又吃了許多,所以到了凈寺,出來化緣,竟不敢想起吃酒。今日偶然遇著畫士,鼻頭邊又香起來,不覺又有此興。那畫士卻也知趣,就添上幾碗葷菜,更覺暢快,便也吃得憨憨的走出門去,也不要人攙扶,一直胡闖將去,不知這日走到何處住腳。正是:

      逢緣不論南和北,化著便成東與西。

      來去總之憑佛力,不勞用力作泥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