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妊娠傷寒,時(shí)值冬令,為寒所傷,其輕者淅淅惡寒,翕翕發(fā)熱,微嗽鼻塞,數(shù)日即愈,不藥亦可。或用蔥白連須三五莖,生姜三片,煎服即解。如所感者重,以至頭疼,先寒后熱,久必傷胎,藥多避忌,務(wù)宜謹(jǐn)慎,不可與常婦概治,竟用發(fā)表以致?lián)p胎,誤其母子性命,但服蔥白香豉湯自愈。故《千金》治妊婦傷寒,用蔥白、生姜水煎熱服,取汗即安。是以蔥白香豉湯、香蘇散,可解表邪,又可安胎。況蔥白不惟性能解表,且善安生胎,下死胎。若感寒孕婦胎傷未死,但用蔥一把水煮食之,汗出即安。如胎已死,須臾自出。不應(yīng),加生姜、蘇葉,不可輕用表藥招尤。若妊娠邪在半表半里,擇《綱目》內(nèi)黃龍湯,即小柴胡湯變體用法,其加減亦可采擇而用。如表證已愈,但發(fā)熱大渴,用香蘇散加金花湯。便結(jié)者,加入大黃,或用三黃解毒湯。所以,凡胎前疫證,與傷寒陽明腑證,內(nèi)實(shí)便秘,須急通大便,方不損胎。若大便自利,乃正氣下泄,胎必難保。惟大小便如常,知里無熱,則不傷胎氣。故又有涂臍護(hù)胎之法。其或汗或下,各隨表里脈證主治。至妊娠熱證,亦須急治,恐致落胎?!肚Ы稹酚檬[白香豉湯,取汗即愈。又有用柴葛安胎飲者。如嘔吐煩躁,用生津葛根湯者。甚則斑出黑色,用梔子蔥豉湯者,密齋用加味化斑湯。此皆熱入于里,陽明證之方藥也?!夺t(yī)通》治孕婦溫?zé)釙r(shí)行,及傷寒邪氣內(nèi)犯,熱毒逼胎,并宜千金石膏大青湯急救,庶可保全,遲則不救。又有石膏六合湯、升麻六合湯,立方甚穩(wěn),錄后以備采用。凡胎孕藥內(nèi),不得已而用大黃轉(zhuǎn)藥,須用酒制。姜、桂、附子,用黃連甘草制之,則無害矣。
蔥白香豉湯《千金》治時(shí)疫傷寒三日以內(nèi),頭痛如破,及溫病初起寒熱。
蔥白(連須一握) 香豉(三合)
上二味水煎,入童便一合,日三服。秋冬加生姜二兩。此方藥味雖輕,功效最著。凡虛人風(fēng)熱、伏氣發(fā)溫及產(chǎn)后感冒,靡不隨手獲效,與產(chǎn)后、痢后用伏龍肝湯、丸不殊,既可探?jīng)Q死生,且免招尤取謗,正危證解圍良劑也。
尊生香蘇散治妊婦傷寒,勿論日數(shù),但見惡寒頭疼,此方主之。
香附(炒黑) 紫蘇(各二錢) 陳皮(一錢) 甘草(五分)
引加生姜三片,蔥白五寸,煎服。頭疼,加川芎一錢,白芷一錢,羌活一錢,防風(fēng)一錢。如表證愈,但發(fā)熱大渴,加金花湯。便結(jié)者,加制大黃一錢。
金花湯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一錢)
水煎服。
濟(jì)陰香蘇散(與尊生方同,此則分五臟脈證加法,故重綠以備擇用。)
生姜三片,蔥白五寸,煎服。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名芎芷香蘇飲。
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青善怒,得肝脈浮弦,加羌活、防風(fēng)各一錢。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赤口干善笑,得心脈浮洪,加黃芩、石膏各一錢五分。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黃善噫,得脾脈浮緩,加白術(shù)、防己各一錢五分。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白善嚏悲,得肺脈浮澀,加黃 、防風(fēng)各一錢。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黑善恐,得腎脈浮濡,加吳茱萸一錢。
黃龍湯治妊娠傷寒,得之三五日后,有惡寒發(fā)熱,內(nèi)有煩渴引飲,小便赤澀之證。此邪在半表半里,宜此方主之。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人參 甘草(各一錢)
姜棗為引,水煎服。如寒熱往來,無汗口干,加葛根二錢,去棗,入蔥白三根。如頭疼不止,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去棗,加蔥白三根。如發(fā)熱、有汗、口渴,加土炒白術(shù)一錢半,栝蔞根一錢半。如脈浮大有力,大熱大渴,人參白虎湯去姜、棗。如心煩不得臥,加白茯苓、去心麥冬各一錢。如嘔噦,加制半夏、白茯苓各一錢,去棗。如胸膈滿痛,加炒枳殼、炒黑香附、川芎各一錢。如大便秘,初加制大黃五分,得利則止,不利加一錢,以利為度。
三黃解毒湯治妊娠傷寒五六日后,表邪悉罷,并無頭痛惡寒之證,止煩躁發(fā)熱大渴,小便赤,大便秘,或利下赤水,六脈沉實(shí),此病邪在里,此湯主之。
黃芩 黃連 黃柏 山梔 大黃(各等分)
煎服。
護(hù)胎法治妊娠傷寒熱病,護(hù)胎。
白藥子(不拘多少)
為末,以雞蛋清調(diào)攤于紙上如碗大,帖臍下胎存處,干則以濕水潤之。
又法治孕婦一切有熱,內(nèi)外諸證。
伏龍肝(不拘多少)
為末,用井底泥調(diào)敷心下,令胎不傷。
柴葛安胎飲治孕婦熱病,骨節(jié)疼痛,如不急治,則落胎。
柴胡 葛根 青黛(各八分) 石膏(一錢五分) 升麻(五分) 梔子(一錢) 知母(七分)蔥白(三根)
水煎服。有痰加竹瀝一小杯,姜汁二匙。
生津葛根湯治孕婦熱病,嘔吐不食,胸中煩躁。
人參 葛根 蘆根 麥冬(去心) 知母(炒) 梔子(炒。各一錢) 竹茹(一團(tuán)) 蔥白(三寸)
梔子蔥豉湯治孕婦熱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氣急欲絕,胎欲落之證。
梔子(炒) 黃芩 升麻(各一錢) 生地(二錢) 青黛(八分) 豆豉(四十九粒) 杏仁(十二粒,去皮尖) 石膏(一錢五分, )
蔥白七寸為引,水煎服。
加味化斑湯治孕婦傷寒熱病不解,遍身發(fā)斑,赤如錦紋者。
人參 知母 生地 黃芩 梔仁 甘草(各一錢) 石膏(二錢) 淡竹葉(二十片) 豆豉(半合)
水煎,食遠(yuǎn)服。
千金石膏大青湯治妊娠傷寒,頭疼壯熱,肢節(jié)煩痛。此方既可散邪,又能安胎,允為孕婦傷寒溫?zé)釙r(shí)行神方也。
石膏(二錢) 大青 黃芩(各八分) 前胡 知母 梔仁(各一錢) 蔥白(一莖)
水煎溫服。
石膏六合湯治妊娠傷寒,身熱大渴而煩。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生地(各一錢) 石膏( ) 知母(各五分)
水鐘半,煎一鐘,溫服。
升麻六合湯治妊娠傷寒下后,過經(jīng)不愈,濕毒發(fā)斑如錦紋者。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生地(各一錢) 升麻 連翹(各七分)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妊娠傷寒,時(shí)值冬令,為寒所傷,其輕者淅淅惡寒,翕翕發(fā)熱,微嗽鼻塞,數(shù)日即愈,不藥亦可。或用蔥白連須三五莖,生姜三片,煎服即解。如所感者重,以至頭疼,先寒后熱,久必傷胎,藥多避忌,務(wù)宜謹(jǐn)慎,不可與常婦概治,竟用發(fā)表以致?lián)p胎,誤其母子性命,但服蔥白香豉湯自愈。故《千金》治妊婦傷寒,用蔥白、生姜水煎熱服,取汗即安。是以蔥白香豉湯、香蘇散,可解表邪,又可安胎。況蔥白不惟性能解表,且善安生胎,下死胎。若感寒孕婦胎傷未死,但用蔥一把水煮食之,汗出即安。如胎已死,須臾自出。不應(yīng),加生姜、蘇葉,不可輕用表藥招尤。若妊娠邪在半表半里,擇《綱目》內(nèi)黃龍湯,即小柴胡湯變體用法,其加減亦可采擇而用。如表證已愈,但發(fā)熱大渴,用香蘇散加金花湯。便結(jié)者,加入大黃,或用三黃解毒湯。所以,凡胎前疫證,與傷寒陽明腑證,內(nèi)實(shí)便秘,須急通大便,方不損胎。若大便自利,乃正氣下泄,胎必難保。惟大小便如常,知里無熱,則不傷胎氣。故又有涂臍護(hù)胎之法。其或汗或下,各隨表里脈證主治。至妊娠熱證,亦須急治,恐致落胎?!肚Ы稹酚檬[白香豉湯,取汗即愈。又有用柴葛安胎飲者。如嘔吐煩躁,用生津葛根湯者。甚則斑出黑色,用梔子蔥豉湯者,密齋用加味化斑湯。此皆熱入于里,陽明證之方藥也?!夺t(yī)通》治孕婦溫?zé)釙r(shí)行,及傷寒邪氣內(nèi)犯,熱毒逼胎,并宜千金石膏大青湯急救,庶可保全,遲則不救。又有石膏六合湯、升麻六合湯,立方甚穩(wěn),錄后以備采用。凡胎孕藥內(nèi),不得已而用大黃轉(zhuǎn)藥,須用酒制。姜、桂、附子,用黃連甘草制之,則無害矣。
蔥白香豉湯《千金》治時(shí)疫傷寒三日以內(nèi),頭痛如破,及溫病初起寒熱。
蔥白(連須一握) 香豉(三合)
上二味水煎,入童便一合,日三服。秋冬加生姜二兩。此方藥味雖輕,功效最著。凡虛人風(fēng)熱、伏氣發(fā)溫及產(chǎn)后感冒,靡不隨手獲效,與產(chǎn)后、痢后用伏龍肝湯、丸不殊,既可探?jīng)Q死生,且免招尤取謗,正危證解圍良劑也。
尊生香蘇散治妊婦傷寒,勿論日數(shù),但見惡寒頭疼,此方主之。
香附(炒黑) 紫蘇(各二錢) 陳皮(一錢) 甘草(五分)
引加生姜三片,蔥白五寸,煎服。頭疼,加川芎一錢,白芷一錢,羌活一錢,防風(fēng)一錢。如表證愈,但發(fā)熱大渴,加金花湯。便結(jié)者,加制大黃一錢。
金花湯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一錢)
水煎服。
濟(jì)陰香蘇散(與尊生方同,此則分五臟脈證加法,故重綠以備擇用。)
香附(炒黑) 紫蘇(各二錢) 陳皮(一錢) 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蔥白五寸,煎服。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名芎芷香蘇飲。
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青善怒,得肝脈浮弦,加羌活、防風(fēng)各一錢。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赤口干善笑,得心脈浮洪,加黃芩、石膏各一錢五分。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黃善噫,得脾脈浮緩,加白術(shù)、防己各一錢五分。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白善嚏悲,得肺脈浮澀,加黃 、防風(fēng)各一錢。如惡寒里和,外證見面黑善恐,得腎脈浮濡,加吳茱萸一錢。
黃龍湯治妊娠傷寒,得之三五日后,有惡寒發(fā)熱,內(nèi)有煩渴引飲,小便赤澀之證。此邪在半表半里,宜此方主之。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人參 甘草(各一錢)
姜棗為引,水煎服。如寒熱往來,無汗口干,加葛根二錢,去棗,入蔥白三根。如頭疼不止,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去棗,加蔥白三根。如發(fā)熱、有汗、口渴,加土炒白術(shù)一錢半,栝蔞根一錢半。如脈浮大有力,大熱大渴,人參白虎湯去姜、棗。如心煩不得臥,加白茯苓、去心麥冬各一錢。如嘔噦,加制半夏、白茯苓各一錢,去棗。如胸膈滿痛,加炒枳殼、炒黑香附、川芎各一錢。如大便秘,初加制大黃五分,得利則止,不利加一錢,以利為度。
三黃解毒湯治妊娠傷寒五六日后,表邪悉罷,并無頭痛惡寒之證,止煩躁發(fā)熱大渴,小便赤,大便秘,或利下赤水,六脈沉實(shí),此病邪在里,此湯主之。
黃芩 黃連 黃柏 山梔 大黃(各等分)
煎服。
護(hù)胎法治妊娠傷寒熱病,護(hù)胎。
白藥子(不拘多少)
為末,以雞蛋清調(diào)攤于紙上如碗大,帖臍下胎存處,干則以濕水潤之。
又法治孕婦一切有熱,內(nèi)外諸證。
伏龍肝(不拘多少)
為末,用井底泥調(diào)敷心下,令胎不傷。
柴葛安胎飲治孕婦熱病,骨節(jié)疼痛,如不急治,則落胎。
柴胡 葛根 青黛(各八分) 石膏(一錢五分) 升麻(五分) 梔子(一錢) 知母(七分)蔥白(三根)
水煎服。有痰加竹瀝一小杯,姜汁二匙。
生津葛根湯治孕婦熱病,嘔吐不食,胸中煩躁。
人參 葛根 蘆根 麥冬(去心) 知母(炒) 梔子(炒。各一錢) 竹茹(一團(tuán)) 蔥白(三寸)
水煎服。
梔子蔥豉湯治孕婦熱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氣急欲絕,胎欲落之證。
梔子(炒) 黃芩 升麻(各一錢) 生地(二錢) 青黛(八分) 豆豉(四十九粒) 杏仁(十二粒,去皮尖) 石膏(一錢五分, )
蔥白七寸為引,水煎服。
加味化斑湯治孕婦傷寒熱病不解,遍身發(fā)斑,赤如錦紋者。
人參 知母 生地 黃芩 梔仁 甘草(各一錢) 石膏(二錢) 淡竹葉(二十片) 豆豉(半合)
水煎,食遠(yuǎn)服。
千金石膏大青湯治妊娠傷寒,頭疼壯熱,肢節(jié)煩痛。此方既可散邪,又能安胎,允為孕婦傷寒溫?zé)釙r(shí)行神方也。
石膏(二錢) 大青 黃芩(各八分) 前胡 知母 梔仁(各一錢) 蔥白(一莖)
水煎溫服。
石膏六合湯治妊娠傷寒,身熱大渴而煩。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生地(各一錢) 石膏( ) 知母(各五分)
水鐘半,煎一鐘,溫服。
升麻六合湯治妊娠傷寒下后,過經(jīng)不愈,濕毒發(fā)斑如錦紋者。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生地(各一錢) 升麻 連翹(各七分)
水煎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