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吉丁蟲

    拼音注音Jí Dīnɡ Chónɡ英文名Japanese Worm出處

    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吉丁蟲科動物日本吉丁蟲的全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alcophora japonica(Gory).

    采收和儲藏:夏季捕捉,捕后浸于75%的乙醇中每100ml浸15只,浸液半月后可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叢林中。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于南北各地。

    原形態(tài)

    日本吉丁蟲,全體黑色,有銅色條紋,體長約36mm。頭呈三角形,頭頂中央有一深溝,兩側(cè)有不規(guī)則的金黃色刻點,并有不規(guī)則的直溝,溝內(nèi)有淡黃色短毛。復眼褐色,卵圓形。觸角黑褐色,櫛齒狀,11節(jié)。前胸背幾成方形,但前方略狹。胸背上有許多金黃色刻點或由金黃色刻點組成的不規(guī)則的縱線。鞘翅黑色,鞘翅上有5條光滑之縱行隆起線,鞘翅外緣后端呈鋸齒狀。腹部第1節(jié)和第2節(jié)愈合不能動。蟲體腹面黃褐色,有光澤。前胸腹面中央有一寬的縱溝。前緣有淡黃色短毛。腹面及足均密布金黃色刻點。

    炮制

    捕捉后浸于75%酒精中,每100ml浸15只,半月后浸液可用。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苦;溫

    功能主治

    殺蟲;止癢。主疥癬;風疹瘙癢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浸酒涂搽。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有祛風、殺蟲、止癢的功能。主治疥癬、皮膚瘙癢、風疹斑塊等,外擦。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花蛇目睛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é Mù Jīnɡ出處《綱目》來源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的眼睛。功能主治《普濟方》:“治小兒夜啼,以一只為末,竹瀝調(diào)少許灌之。“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花蛇目睛拼音注音Bái Hu......
  • 《中國藥典》:白花蛇舌草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é Shé Cǎo別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針草、蛇總管、二葉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龍舌草、蛇脷草、鶴舌草來源本品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
  • 別名白花藤來源毛茛科白花鐵線蓮Clematis maximowicziana Franch. et Savat.,以根入藥。生境分布浙江。注意有毒,劑量不能超過8錢。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毒蛇(蝮蛇)咬傷。用法用量鮮根5錢,水煎服,......
  • 制劑白花銀背藤 bá;i huā yí;n bè;i té;ng別名藤續(xù)斷、白牛藤、白背藤。英文名Argyreia seguinii Vant. (Levl.) ex Levl.來源旋花科植物......
  • 拼音注音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別名金杯銀盞、金盞銀盆、盲腸草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白花鬼針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idens pilosa L.var .radiata Sch.-Bip. [B. pilo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