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草繡球

    《中藥大辭典》:草繡球拼音注音Cǎo Xiù Qiú別名

    紫陽花、牡丹三七(《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出處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為虎耳草種植物草繡球根莖。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或水溝旁陰濕處,喜陰濕而土地肥沃的砂土。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福建、臺灣、湖南、貴州、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亞灌木,高30~60厘米或更高。根莖粗大,淡黃褐色,密生須根。莖不分枝,干后有縱槽紋。葉互生;紙質(zhì);橢圓形至倒卵狀匙形。形狀變化較大,長7~20厘米,寬3~7厘米,基部漸狹成短柄,邊緣有粗齒,兩面疏生糙伏毛,莖上端的葉常近對生,基部鈍而無柄。傘房式圓錐花序頂生;花二型;周圍不育花具2枚(稀3枚)萼瓣,萼瓣近相等或一枚稍大,寬卵形至近圓形,縱徑1~2厘米,白色;孕性花白色至淡紫色,萼筒疏生伏毛或后變無毛,裂片4~5,細(xì)?。换ò?~5,覆瓦狀排列,倒卵形或?qū)捖研?;雄蕊多?shù);花柱3,子房下位。蒴果卵球形,長2~3毫米,頂端孔裂。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性狀

    鮮根莖呈連珠狀不規(guī)則塊狀物,稍彎曲,長3~8厘米,寬1~2厘米,上端有圓筒形莖基殘痕。外表暗棕褐色,有由球狀突起及圓點狀須根痕跡。橫斷面皮部黃色,中柱白色,呈粉性。

    功能主治

    江西《草藥手冊》:"用于跌打損傷。"

    復(fù)方

    治各種損傷:鮮草繡球根莖四至五錢,切片,加黃酒、紅糖,盛碗中加蓋,放鍋內(nèi)蒸,連蒸三至四次。每飯前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草繡球拼音注音Cǎo Xiù Qiú別名

    紫陽花、牡丹三七。

    英文名Rhizome of Moellendorff Cardiandra出處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人心藥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diandra moellendorffii (Hance) Li[Hydrangea moellendorffii Hance;C.sinensis Hemsl.]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或水溝旁陰濕處,喜陰濕而土地肥沃的砂土。

    資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福建、臺灣、湖南、貴州、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人心藥 落葉亞灌木,高30-80cm。根莖粗大,橫走,呈連株狀不規(guī)則的塊狀物,淡黃褐色,密生須根。莖不分枝,干后有縱槽紋。葉互生,紙質(zhì);莖下部葉柄長2-3.5cm,上部無柄;葉片橢圓形至倒卵狀匙形,形狀變化較大,長7-20cm,寬3-8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短柄,邊緣具粗齒,兩面疏生粗伏毛。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花二型,周圍不育花具2枚(罕3枚)萼瓣,其中一枚稍大或近相等,寬卵形至近圓形,縱徑1-2cm,白色;能孕花白色至淡紫色;萼筒疏生伏毛或后漸脫落,裂片4-5,細(xì)??;花瓣4-5,覆瓦狀排列,倒卵形或?qū)捖研?;雄蕊多?shù);花柱3,短,子房下位。蒴果卵球形,長2-3mm,先端孔裂?;ㄆ?-8月。果期10-11月。

    性狀

    根莖呈不規(guī)則團(tuán)塊狀,長2-8cm,直徑1-2cm,表面棕紅我,稍被小絨毛,生有細(xì)根。殘留莖基有小絨毛及少數(shù)不定根。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淡黃色,顯粉性。氣微,味苦。

    歸經(jīng)

    心;肺;肝經(jīng)

    性味

    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

    祛瘀消腫。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隔水燉汁,鮮品,12-15g。

    各家論述

    江西《草藥手冊》:用于跌打損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蓽茇根拼音注音Bì Bá Gēn別名蓽撥沒(《本草拾遺》)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胡椒科植物蓽茇的根?;瘜W(xué)成分根含胡椒堿、蓽茇明堿、蓽茇明寧堿。莖含蓽茇明堿。藥理作用蓽茇明堿有明顯降低狗血壓的作用,阿托品及抗組織胺藥對其降壓作......
  • 《全國中草藥匯編》:荸薺拼音注音Bí Jì別名馬蹄、烏芋、地栗、地梨、苾薺、通天草[浙江杭州]來源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荸薺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el[E. tuberosa Ro......
  • 《全國中草藥匯編》:菝葜拼音注音Bá Qiā別名金剛藤、鐵菱角、馬加勒、筋骨柱子、紅燈果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狀莖。其葉也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或用鹽水浸泡數(shù)小時后蒸熟,曬干。夏季采葉,曬干。性......
  • 《中藥大辭典》:菝葜葉拼音注音Bá Qiā Yè出處《日華子本草》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葉片。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菝葜“條?;瘜W(xué)成分葉含蕓香甙。性味《履巉巖本草》:“溫,無毒。“功能主治治風(fēng)腫,瘡癤,腫毒,臁瘡,燙傷。①《日華子本草》:“治風(fēng)......
  • 《全國中草藥匯編》:菠菜拼音注音Bō Cài來源藜科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全國各地栽培。性味甘,涼。功能主治滋陰平肝,止咳潤腸。主治高血壓,頭痛,目眩,風(fēng)火赤眼,糖尿病,便秘。用法用量鮮品2~4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