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小兒變蒸與傷寒相似,但上唇中心有白點子者為變蒸 用麻黃去節(jié)、大黃、杏仁各一分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一字,水半盞煎服,抱兒于溫暖處連進之,有微汗身涼即瘥。
治小兒變蒸發(fā)熱,或咳嗽痰涎,鼻塞身重 用人參、白術、白茯苓、白芍藥、甘草、天花粉、橘梗各二錢,細辛一分,為末。每服一錢,水半盞,姜一片,薄荷一葉,煎服。
治小兒發(fā)熱 用郁李仁根煎湯浴洗。
又方 用苦參煎湯浴洗。
又方 用白芷煮湯浴之,避風。
治小兒熱渴不止 用葛根半兩,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
治小兒五心煩熱,渴欲飲水者 用黑豆水煮熟與食之,并飲汁即愈。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小兒變蒸與傷寒相似,但上唇中心有白點子者為變蒸 用麻黃去節(jié)、大黃、杏仁各一分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一字,水半盞煎服,抱兒于溫暖處連進之,有微汗身涼即瘥。
治小兒變蒸發(fā)熱,或咳嗽痰涎,鼻塞身重 用人參、白術、白茯苓、白芍藥、甘草、天花粉、橘梗各二錢,細辛一分,為末。每服一錢,水半盞,姜一片,薄荷一葉,煎服。
治小兒發(fā)熱 用郁李仁根煎湯浴洗。
又方 用苦參煎湯浴洗。
又方 用白芷煮湯浴之,避風。
治小兒熱渴不止 用葛根半兩,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
治小兒五心煩熱,渴欲飲水者 用黑豆水煮熟與食之,并飲汁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