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延年秘錄論曰∶乳者,陽中之陰,石者,陰中之陽,乳石從來陰陽精體。處至陰之裹,有正陽伏其中,正陽之中,復在至陰之裹,故陽生十一月甲子后服乳。陰生五月甲子后服石,陰陽發(fā)明,互相為用而服之,皆理于內不泄于外也。夫人膚虛,皆帶風氣,處人全軀,常經含象,理之有法,則禍害不生,乖于時候,則危瘵立至,竊覽古法,皆云四月服石。此謂浮學,不曉由來,按聞承開服石,僉曰四月雖開而未平。六月謂得氣之節(jié),他皆仿此,常以不全行之。(通按雖開而未五字疑有闕)舊論曰∶神農桐君,深達藥性,所以相反畏惡,備于本草,但深師祖學道洪,道洪所傳,何所依據云。
鐘乳動術,令人頭痛目疼,木動鐘乳,即胸塞氣短,海蛤動乳,即目疼氣短,雖患不同。其療一矣,如與上患相應,速服蔥白豉湯,其五石大散自后人發(fā)動將療。亦非古法,乃云鐘乳與術更互相動,本草既無成文,但學人穿鑿今但依頭疼目痛,胸塞氣短證候。速服蔥白豉湯蔥白(切一斤去青) 香豉(三升綿裹) 吳茱萸(一升) 甘草(三兩炙切)
上四味,以水一斗半先煮蔥白,澄清取八升,內藥煮取三升,分三服訖,令人按摩搖動,口中嚼物,然后仰臥覆以暖衣,汗出,去衣服湯,熱歇,即便冷濤飯醬脯等物,任意食之。(千金用蔥半斤豉二升甘草人參各三兩無吳茱萸 若服此不解復服甘草湯方)甘草(三兩炙) 桂心(二兩) 豉(二升) 蔥白(半斤)
上四味合服如上法,若服此已解,肺家猶有客熱余氣,復服桂心湯方。
桂心 麥門冬(去心各三兩) 人參 甘草(各二兩炙) 蔥白(半兩) 豉(二升)
上六味合服如前法。(出千金)防風細辛動硫黃,令人煩熱,腳疼腰痛,或嗔忿無常,或下痢不禁,防風細辛能動硫黃。而硫黃不能動彼,才覺發(fā),便服杜仲湯方。
杜仲(三兩) 枳實(炙) 甘草(炙) 梔子仁(十四枚) 李核仁(去皮各二兩) 豉(二升)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若不解,復服大麥奴湯方。
大麥奴(四兩) 甘草(炙) 人參 芒硝 桂心(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半斤)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若服此已解,脾腎猶有余熱氣或冷,復服人參湯方。
人參 干姜 甘草(炙) 當歸(各一兩)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合服如上法。(出千金)附子白石英兩更相觸,若白石英先發(fā),令人煩熱腹脹,若附子先發(fā),令人嘔逆不食,或口噤不開,或言語難,手足酸疼,初覺宜服生麥門冬湯方。
生麥門冬(四兩去心) 甘草(二兩炙) 麻黃(二兩去節(jié)) 豉(二升)
上四味切,先以水一斗煮麻黃,掠去沫訖,內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服訖,若按摩臥覆取汗,候藥氣散,溫飯醬菜脯等任食,若熱未退,更服大黃湯方。
大黃(三兩別漬) 甘草(二兩炙) 梔子(二十九枚劈) 豉(二升)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甘草梔子,取二升半,然后下大黃煎三四沸,去滓,分三服,得下便止,不下當盡服,一法若煩熱,加細辛一兩,若熱勢未除,視瞻高而患渴,復服栝蔞湯方。
生栝蔞 大麥奴(各四兩) 甘草(二兩炙) 蔥白(半斤) 豉(二升)
上五味合服如上法,稍稍一兩合服之,隱約得一升許。便可食少糜,動熱若已解,胃中有余熱,復服芒硝湯方。
芒硝 桂心(各二兩) 通草 甘草(炙各三兩) 白術(一兩) 大棗(二十枚擘) 李核仁(二十一個去皮)
上七味合服如上法,若腹脹,去芒硝,加人參二兩。(出千金)人參動紫石英,令人心急而痛,或驚悸不得臥,或恍惚忘誤,失性發(fā)狂,或昏昏欲眠,或憒憒喜嗔,或瘥或劇,乍寒乍熱,或耳聾目暗,又防風雖不動紫石,而紫石猶動防風,為藥中亦有人參,緣防風動人參,轉相發(fā)動,令人心痛煩熱,頭項強,才覺發(fā),宜服麻黃湯方。(千金服后人參湯)麻黃(二兩去節(jié)) 人參(一兩) 甘草(二兩炙) 蔥白(切一升) 豉(一升) 大麥奴(一把)
上六味切,以酒五升湯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良。
又解服人參湯法人參(三兩) 細辛(一兩炙) 白術(二兩) 桂心(二兩) 豉(三升)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 盛,加大黃黃芩梔子各三兩。(出千金有甘草二兩)若忘誤狂發(fā)猶未除,服麥門冬湯方。(在后 石發(fā)下)若心有余熱氣,更服人參湯方。
人參 防風 甘草(炙各三兩) 桂心(二兩) 生姜(切) 白術(各一兩)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出千金)桔梗動赤石脂,令人心痛寒噤,手腳逆冷,心中煩悶,赤石脂動桔梗,令人頭痛目赤,身體壯熱,始覺發(fā),宜溫清酒飲之,隨能解,須酒勢行則解,亦可服大麥 方。
大麥熬令汗出,燥止,勿令大焦,舂去皮,細搗篩,以冷水和服之,入蜜亦佳。(千金翼云炒去皮蒸令熟曝干香搗篩)石無所偏對,發(fā)則令人心急口噤,骨節(jié)疼強,或節(jié)節(jié)生瘡,將食太過,發(fā)則多壯熱,以冷水洗浴,然后用生熟湯五六石灌之,食少暖食,飲少熱酒,行步自勞,即服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半斤去心) 豉(二升) 蔥白(半斤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覆暖衣,汗出即瘥。一法加甘草三兩,人參一兩半。千金又有桂心二兩,云始覺發(fā),即服蔥白豉湯,用蔥白半斤,豉二升,甘草二兩炙,三味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延年秘錄論曰∶乳者,陽中之陰,石者,陰中之陽,乳石從來陰陽精體。處至陰之裹,有正陽伏其中,正陽之中,復在至陰之裹,故陽生十一月甲子后服乳。陰生五月甲子后服石,陰陽發(fā)明,互相為用而服之,皆理于內不泄于外也。夫人膚虛,皆帶風氣,處人全軀,常經含象,理之有法,則禍害不生,乖于時候,則危瘵立至,竊覽古法,皆云四月服石。此謂浮學,不曉由來,按聞承開服石,僉曰四月雖開而未平。六月謂得氣之節(jié),他皆仿此,常以不全行之。(通按雖開而未五字疑有闕)舊論曰∶神農桐君,深達藥性,所以相反畏惡,備于本草,但深師祖學道洪,道洪所傳,何所依據云。
鐘乳動術,令人頭痛目疼,木動鐘乳,即胸塞氣短,海蛤動乳,即目疼氣短,雖患不同。其療一矣,如與上患相應,速服蔥白豉湯,其五石大散自后人發(fā)動將療。亦非古法,乃云鐘乳與術更互相動,本草既無成文,但學人穿鑿今但依頭疼目痛,胸塞氣短證候。速服蔥白豉湯蔥白(切一斤去青) 香豉(三升綿裹) 吳茱萸(一升) 甘草(三兩炙切)
上四味,以水一斗半先煮蔥白,澄清取八升,內藥煮取三升,分三服訖,令人按摩搖動,口中嚼物,然后仰臥覆以暖衣,汗出,去衣服湯,熱歇,即便冷濤飯醬脯等物,任意食之。(千金用蔥半斤豉二升甘草人參各三兩無吳茱萸 若服此不解復服甘草湯方)甘草(三兩炙) 桂心(二兩) 豉(二升) 蔥白(半斤)
上四味合服如上法,若服此已解,肺家猶有客熱余氣,復服桂心湯方。
桂心 麥門冬(去心各三兩) 人參 甘草(各二兩炙) 蔥白(半兩) 豉(二升)
上六味合服如前法。(出千金)防風細辛動硫黃,令人煩熱,腳疼腰痛,或嗔忿無常,或下痢不禁,防風細辛能動硫黃。而硫黃不能動彼,才覺發(fā),便服杜仲湯方。
杜仲(三兩) 枳實(炙) 甘草(炙) 梔子仁(十四枚) 李核仁(去皮各二兩) 豉(二升)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若不解,復服大麥奴湯方。
大麥奴(四兩) 甘草(炙) 人參 芒硝 桂心(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半斤)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若服此已解,脾腎猶有余熱氣或冷,復服人參湯方。
人參 干姜 甘草(炙) 當歸(各一兩)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合服如上法。(出千金)附子白石英兩更相觸,若白石英先發(fā),令人煩熱腹脹,若附子先發(fā),令人嘔逆不食,或口噤不開,或言語難,手足酸疼,初覺宜服生麥門冬湯方。
生麥門冬(四兩去心) 甘草(二兩炙) 麻黃(二兩去節(jié)) 豉(二升)
上四味切,先以水一斗煮麻黃,掠去沫訖,內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服訖,若按摩臥覆取汗,候藥氣散,溫飯醬菜脯等任食,若熱未退,更服大黃湯方。
大黃(三兩別漬) 甘草(二兩炙) 梔子(二十九枚劈) 豉(二升)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甘草梔子,取二升半,然后下大黃煎三四沸,去滓,分三服,得下便止,不下當盡服,一法若煩熱,加細辛一兩,若熱勢未除,視瞻高而患渴,復服栝蔞湯方。
生栝蔞 大麥奴(各四兩) 甘草(二兩炙) 蔥白(半斤) 豉(二升)
上五味合服如上法,稍稍一兩合服之,隱約得一升許。便可食少糜,動熱若已解,胃中有余熱,復服芒硝湯方。
芒硝 桂心(各二兩) 通草 甘草(炙各三兩) 白術(一兩) 大棗(二十枚擘) 李核仁(二十一個去皮)
上七味合服如上法,若腹脹,去芒硝,加人參二兩。(出千金)人參動紫石英,令人心急而痛,或驚悸不得臥,或恍惚忘誤,失性發(fā)狂,或昏昏欲眠,或憒憒喜嗔,或瘥或劇,乍寒乍熱,或耳聾目暗,又防風雖不動紫石,而紫石猶動防風,為藥中亦有人參,緣防風動人參,轉相發(fā)動,令人心痛煩熱,頭項強,才覺發(fā),宜服麻黃湯方。(千金服后人參湯)麻黃(二兩去節(jié)) 人參(一兩) 甘草(二兩炙) 蔥白(切一升) 豉(一升) 大麥奴(一把)
上六味切,以酒五升湯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良。
又解服人參湯法人參(三兩) 細辛(一兩炙) 白術(二兩) 桂心(二兩) 豉(三升)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 盛,加大黃黃芩梔子各三兩。(出千金有甘草二兩)若忘誤狂發(fā)猶未除,服麥門冬湯方。(在后 石發(fā)下)若心有余熱氣,更服人參湯方。
人參 防風 甘草(炙各三兩) 桂心(二兩) 生姜(切) 白術(各一兩)
上六味合服如上法。(出千金)桔梗動赤石脂,令人心痛寒噤,手腳逆冷,心中煩悶,赤石脂動桔梗,令人頭痛目赤,身體壯熱,始覺發(fā),宜溫清酒飲之,隨能解,須酒勢行則解,亦可服大麥 方。
大麥熬令汗出,燥止,勿令大焦,舂去皮,細搗篩,以冷水和服之,入蜜亦佳。(千金翼云炒去皮蒸令熟曝干香搗篩)石無所偏對,發(fā)則令人心急口噤,骨節(jié)疼強,或節(jié)節(jié)生瘡,將食太過,發(fā)則多壯熱,以冷水洗浴,然后用生熟湯五六石灌之,食少暖食,飲少熱酒,行步自勞,即服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半斤去心) 豉(二升) 蔥白(半斤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覆暖衣,汗出即瘥。一法加甘草三兩,人參一兩半。千金又有桂心二兩,云始覺發(fā),即服蔥白豉湯,用蔥白半斤,豉二升,甘草二兩炙,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