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伍氏曰∶氣血聞香則行,聞臭則逆。大抵瘡瘍多因營氣不從,逆于肉理,郁聚為膿,得香味,則氣血流行。故當多服五香連翹湯、萬金散、金粉散。凡瘡本腥穢,又聞臭觸則愈甚,若毒入胃則咳逆,古人用之,可謂有理。且如飲食調(diào)令香美以益脾土,養(yǎng)其真元,可保無虞矣。
〖愚按〗前癥說見第十八、十九。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伍氏曰∶氣血聞香則行,聞臭則逆。大抵瘡瘍多因營氣不從,逆于肉理,郁聚為膿,得香味,則氣血流行。故當多服五香連翹湯、萬金散、金粉散。凡瘡本腥穢,又聞臭觸則愈甚,若毒入胃則咳逆,古人用之,可謂有理。且如飲食調(diào)令香美以益脾土,養(yǎng)其真元,可保無虞矣。
〖愚按〗前癥說見第十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