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名枯筋箭。)
初起如赤豆,漸漸微槁,日久破裂鉆出筋頭,蓬松枯槁如花之蕊,多生于手足胸乳之間,系之,或?yàn)橥璩7?;外用銅錢一個(gè)套疣上,以草紙穣代艾作七糾灸之,次日即落。如疣大者則將草紙蘸濕套在疣上,或灸十四糾,斷無(wú)不下之理。然不可專用外治,雖暫愈亦必復(fù)發(fā)。
附方(存驗(yàn)。)
用牛口涎涂之,自落。
歸芍地黃湯(通用三十七。)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一名枯筋箭。)
初起如赤豆,漸漸微槁,日久破裂鉆出筋頭,蓬松枯槁如花之蕊,多生于手足胸乳之間,系之,或?yàn)橥璩7?;外用銅錢一個(gè)套疣上,以草紙穣代艾作七糾灸之,次日即落。如疣大者則將草紙蘸濕套在疣上,或灸十四糾,斷無(wú)不下之理。然不可專用外治,雖暫愈亦必復(fù)發(fā)。
附方(存驗(yàn)。)
用牛口涎涂之,自落。
歸芍地黃湯(通用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