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易讀》 知母第七

    作者: 汪讱庵

    酒炙上行,鹽炙下潤(rùn)。忌鐵。

    味苦,氣寒。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瀉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熱嗽,治久瘧之寒熱。止渴潤(rùn)燥,清金泄肺。敗脾胃,泄大腸。大便不實(shí)者忌之。

    生河內(nèi)川谷,花葉如韭,二八月采。

    嵌甲腫痛,燒研摻之。(驗(yàn)方第一。)

    紫癜汗斑,醋合搽之。(第二。)

    子煩不得臥,棗肉丸彈大,參湯下。(第三。)

    妊娠腹痛如欲產(chǎn),蜜丸豆大,粥飲下。(第四。)

    久嗽氣急,同杏仁煎服,繼用萊菔子、杏仁丸服。(第五。)

    白虎湯石膏 知母 粳米 炙草治傷寒脈滑而厥,里有熱者。脈洪加參。又治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口痹面垢,譫語遺尿,有汗者。(諸方第一。)

    桂枝白虎白虎原方加桂枝。

    治溫瘧脈如平,無寒但熱,骨節(jié)煩痛,或嘔者。(第二。)

    棗仁湯棗仁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治虛勞虛煩不眠。(第三。)

    大補(bǔ)陰丸知母 黃柏 熟地 龜板蜜丸。治骨蒸盜汗,肺痿咳血。(第四。)

    虎潛丸龜板 黃柏 知母 熟地 牛膝 白芍 鎖陽 虎骨 當(dāng)歸 陳皮 羊肉搗丸。治筋骨痿軟,不能履步,腎陰不足也。(第五。)

    滋腎丸知母 黃柏 肉桂水丸服。治小便閉,不渴,熱在下焦也。(第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