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兒推拿廣意》 癇癥門

    作者: 熊應雄

    五色丸通治五癇.

    朱砂(研五錢) 水銀(一分) 雄黃(熬一分) 鉛(三兩同水銀熬) 珍珠末(研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金銀薄荷湯下.

    散風丹治小兒風癇.先用此藥.

    牛膽南星(二錢) 羌活 獨活 防風 天麻 人參 川芎 荊芥穗 細辛(各一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用薄荷紫蘇湯.不拘時送下.

    獨活湯治小兒風癇.解表通里.

    獨活 麻黃(去節(jié)) 川芎(各一錢) 大黃 甘草(炒各五分)

    上銼碎.每服二錢.用水一鐘.生姜二片.煎至四分.不拘時溫服.

    牛黃丸 治小兒風癇迷悶.抽掣涎潮.

    牛膽南星 全蝎(焙去毒) 蟬殼(各二錢五分) 防風 牛黃 白附子(生) 直僵蠶(炒去絲嘴) 天麻(各一錢五分) 麝香(五分)

    上為末.以煮棗去皮復選肉.和水銀半錢.研極細.次入藥末.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四丸.用荊芥生姜煎湯送下.不拘時服.

    七寶鎮(zhèn)心丸治小兒驚癇心熱.

    遠志(去心姜制炒) 雄黃 鐵粉 琥珀(各二錢) 朱砂(一錢) 金銀箔(四片)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煮棗取肉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煎去心麥冬湯化下.不拘時服.

    清心丸治小兒躁悶.項背強直.腰背反張.時發(fā)時醒.大人中風.小兒驚風.

    牛黃(一兩二錢研) 麝香(研) 龍腦(另研) 羚羊角(末各一兩) 當歸(去蘆) 防風(去蘆)黃芩 麥門冬(去心) 白芍藥 白術(各一兩半) 柴胡(去苗)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另研)桔梗 白茯苓(去皮) 芎 (各一兩二錢半) 阿膠(銼碎末蛤粉炒) 肉桂(去粗皮) 大豆卷(碎炒各一兩七錢半) 蒲黃(炒) 人參(去蘆) 神曲(炒各二兩半) 甘草(炒五錢) 雄黃(八錢飛另研)白蘞 干姜(各七錢半) 金箔(一千二百片留四百片為衣) 犀角末(二兩) 干山楂(十兩) 大棗(一百枚蒸熟去皮核爛研成膏入藥)

    上除棗杏仁及牛黃麝香雄黃龍腦四味.另為細末.入前藥和勻.煉蜜與棗膏為丸.每兩作十丸.用金箔為衣.每服一丸.溫白湯化下.食后服.小兒驚癇即酌度多少.以竹葉煎湯.溫溫化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張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壽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