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面包煨去皮用。
辛,溫,無毒,性浮。入足太陰、陽明。下氣開郁,燥濕驅(qū)寒,消食醒酒,化痰攻積。
解霍亂而止瀉痢,辟瘴癘而退寒瘧。除口氣之臭,殺魚肉之毒。
生南海,今嶺南皆有之。苗似姜,二月開花作穗。時(shí)珍曰∶今建寧所產(chǎn)草豆蔻,大如龍眼,形微長,皮黃白,薄而棱峭。其仁大如砂仁。滇廣所生草果,長大如訶子,皮黑濃而棱秘,其子粗而辛臭。蓋草蔻、草果雖是一物,而微有不同爾。南人復(fù)用一種大楊梅,偽充草果,其形圓而粗,氣味辛猛而不和,不可不辨。
口氣臭,同細(xì)辛末含之。(驗(yàn)方第一。)
心腹脹滿,短氣,為末,木瓜、生姜湯下。(第二。)
脾痛脹滿,酒煎服。(第三。)
瘧疾寒多,或單寒不熱,同附子、姜、棗煎服。(第四。)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面包煨去皮用。
辛,溫,無毒,性浮。入足太陰、陽明。下氣開郁,燥濕驅(qū)寒,消食醒酒,化痰攻積。
解霍亂而止瀉痢,辟瘴癘而退寒瘧。除口氣之臭,殺魚肉之毒。
生南海,今嶺南皆有之。苗似姜,二月開花作穗。時(shí)珍曰∶今建寧所產(chǎn)草豆蔻,大如龍眼,形微長,皮黃白,薄而棱峭。其仁大如砂仁。滇廣所生草果,長大如訶子,皮黑濃而棱秘,其子粗而辛臭。蓋草蔻、草果雖是一物,而微有不同爾。南人復(fù)用一種大楊梅,偽充草果,其形圓而粗,氣味辛猛而不和,不可不辨。
口氣臭,同細(xì)辛末含之。(驗(yàn)方第一。)
心腹脹滿,短氣,為末,木瓜、生姜湯下。(第二。)
脾痛脹滿,酒煎服。(第三。)
瘧疾寒多,或單寒不熱,同附子、姜、棗煎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