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易讀》 草烏頭百三十八

    作者: 汪讱庵

    黑豆同煮用。莽草、遠(yuǎn)志為使。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芨惡藜蘆、畏飴糖、冷水、黑豆。

    辛,苦,大熱,大毒。搜諸風(fēng),除諸濕,開頑痰,療頑瘡,墜胎孕。以汁熬膏名射罔,敷箭射物,見血立死。

    出江左山南等處。今處處有之。其根苗花實(shí)并與川烏相似,但此系野生,又無釀造之法,其根外黑內(nèi)白,皺而枯燥為異爾。所附生亦有天雄、烏喙。

    遍身生瘡,陰囊、兩腳尤甚,草烏一兩,鹽水浸一宿,炒末。豬腰子一具,煨熟,竹刀切搗,醋合丸綠豆大,每三十丸。(驗(yàn)方第一。)

    積年麻痹,或歷節(jié)走風(fēng)疼,以草烏半斤為末,以袋盛豆腐半袋,入烏末在內(nèi),再將豆腐填滿壓干,入釜中煮一宿,其藥即堅(jiān),取出曬干為末,每五分,姜蔥湯下。(第二。)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