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紫嘯鶇

    拼音注音Zǐ Xiào Dōnɡ別名

    鳴雞、山嗚雞、烏精、簫聲鶇、黑雀兒

    英文名Violet Whistling thrush出處

    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鹟科動物紫嘯鶇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iophoneus caeruleus(Scopoli).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捕捉,捕殺后,除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常棲息在多石的山澗溪流旁,有時也在居民點活動。以昆蟲、漿果為食。巢置于山溪近旁的巖石隙間。每窩產卵4枚。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東部,河北、甘肅、西藏等地亦有。

    原形態(tài)

    紫嘯鶇,上體全部、頭和頸的兩側、下體自頦至上腹和上脅等均深藍紫色,各羽端均具閃艷的較淡紫色的滴狀斑,背部的滴狀斑較大。眼先近黑無斑。翅上的小覆羽閃輝著更藍色的紫色,其余的覆羽黑褐,而表面渲染暗紫藍色,中覆羽端綴以紫白點;飛羽黑褐,其表面除第1枚外亦沾暗紫藍色。尾羽純深紫藍色,內緣轉黑褐色。下腹、下脅尾下覆羽以及腋羽等均黑褐。腰和下脅有時還掩蔽著一些白羽,均不外露。

    歸經

    入肺、胃、肝、大腸四經

    性味

    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止血;止咳。主痔瘡;吐血;咳嗽;神經衰弱;偏頭痛

    用法用量

    內服:燉食,1只。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有解毒、止血、止咳的功效。主治痔瘡、吐血、咳嗽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Tǔ Fú Línɡ別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鐵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塊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采收和儲藏:春、秋二季采挖......
  • 來源蘿藦科白地牛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以根入藥。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東。功能主治主治腸結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黃柏、毛冬青根各3錢,水煎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Bái Dì Zǐ Wǎn別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白葉不翻、小一支箭、白頭翁(《云南中草藥選》)。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鉤毛大丁草的根。秋、冬采挖。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邊、草叢中。原......
  • 《中藥大辭典》:白堊拼音注音Bái è別名白涂(《說文》),白善土(《別錄》),白土子(《本草衍義》),畫粉(《綱目》)。出處《本經》來源為沉積巖類巖石白堊的塊狀物或粉末。原形態(tài)由方解石質點和有孔蟲,軟體動物和球菌類的方解石質碎屑組成。為白......
  • 拼音注音Bái è Tiě Xiàn Jué別名豬鬃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鐵線蕨科植物白堊鐵線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i Christ;A.gravesii Hance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