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甘,寒,無毒。利肺氣而和中,止咳嗽而明目,解消渴而除痛,治強(qiáng)中而解毒。
以蜀、江、浙皆有之。苗似桔梗,根似沙參,而奸商每以此偽作人參。
豬腎薺 湯豬腎(一具) 黑豆(一斤) 薺 (三兩) 人參 石膏 茯神 磁石知母 葛根黃芩 甘草 栝蔞根(每二兩)
治強(qiáng)中莖長興,不交精自出,消渴。(諸方第一。)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bào)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甘,寒,無毒。利肺氣而和中,止咳嗽而明目,解消渴而除痛,治強(qiáng)中而解毒。
以蜀、江、浙皆有之。苗似桔梗,根似沙參,而奸商每以此偽作人參。
豬腎薺 湯豬腎(一具) 黑豆(一斤) 薺 (三兩) 人參 石膏 茯神 磁石知母 葛根黃芩 甘草 栝蔞根(每二兩)
治強(qiáng)中莖長興,不交精自出,消渴。(諸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