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細胞和分子免疫學》 三、MHC參與免疫細胞識別抗原

    (一)抗原/MHC復合物的形成

    外源性蛋白質被APC攝入細胞內,在溶酶體內被水解成肽段。同時,MHc Ⅱ類分子在內質網(wǎng)中裝配成αβ異二聚體,由高爾基器轉送到溶酶體,與該處帶有免疫原性或主導師決定簇的抗原肽相結合形成抗原肽/MHC復合物,補轉送到APC表面,被CD4+T細胞所識別。

    內源性抗原以病毒抗原為例。病毒DNA整合到細胞核DNA中,通過轉錄和翻譯,在胞漿內生成特異的病毒蛋白質抗原,繼而被蛋白酶體(proteasome)攝取并酶解成肽段。與此同時,內質網(wǎng)腔中合成MHc I類抗原及β2微球蛋白。加工處理后的肽段進入內質網(wǎng)腔與MHc I類抗原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聚合體之后,被高爾基器運往細胞表面,被CD8+T細胞所識別。HLa Ⅱ類基因DQ和DP之間的蛋白酶體相關基因(proteasome-relatedgenes,)和ABC轉運物基因(ABCtransporter genes)基因產(chǎn)物參與內源性抗原的處理和抗原片段的轉運。

    (二)T細胞識別抗原/MHC復合物

    T細胞是一類重要的免疫活性細胞。T細胞本身的活化及效應功能的發(fā)揮,不僅與外來抗原和絲裂原和絲裂刺激和多種細胞因子的調節(jié)密切相關,而且有賴于T細胞與抗原提呈細胞(APC)之間、不同T細胞亞群相互之間以及T細胞與靶細胞之間的直接接觸。CD4+陽性T細胞TCR/CD3識別外來抗原與MHc Ⅱ類抗原(多態(tài)部分)的復合物,CD8+T細胞TCR/CD3識別外來抗原與MHc I類抗原(多態(tài)部分)復合物。此外在T細胞識別過程中還有賴于多種細胞表面分子的輔助,這些分子包括CD4、CD8、MHc I類、Ⅱ類抗原,LFA-1(CD11a/CD18)、ICAM-1(CD54)、LFA-2(CD2)和LFA-3(CD58)等。其中CD4和CD8分子分別與MHCⅡ類抗原和I類抗原的非多態(tài)部分(即Ⅱ類分子上α2和β2結構和I類分子上重鏈α3結構域)結合。有關內容請參考“白細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兩章。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經(jīng)》的精要,設為問答,解釋疑難。

    作者:
  • 作者: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葉霖
  • 作者:
    徐靈胎
  • 作者:
    王九思
  •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本草綱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作者:
    朱梓
  • 作者:
    朱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