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甘,寒,無毒。散血止痛。
腸風(fēng)下血,經(jīng)霜茄子燒末,每酒下二錢。(驗方第一。)
久患下血,老茄子三枚,濕紙包煨熟,以酒沃之,封閉三日取飲。(第二。)
磕撲青腫,切片煨末,酒下二錢,神效。(第三。)
熱毒瘡腫,用一枚,切去二分,去瓤二分,似罐子形,合瘡上即消也。如已生膿,再用取瘥。(第四。)
蟲牙痛,燒末搽之。(第五。)
一切牙痛,茄花干之,燒末敷之立止。(第六。)
血淋痛,陳茄葉為末,每酒下二錢。(第七。)
腸風(fēng)下血,同上,米飲下。(第八。)
久痢不止,茄根燒末,榴皮為末,沙糖水下。(第九。)
牙痛取牙,茄科以馬尿浸三日,曬炒為末,用藥點牙即落。(第十。)
夏月趾腫不能行,茄根日日煎洗。(十一。)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編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甘,寒,無毒。散血止痛。
腸風(fēng)下血,經(jīng)霜茄子燒末,每酒下二錢。(驗方第一。)
久患下血,老茄子三枚,濕紙包煨熟,以酒沃之,封閉三日取飲。(第二。)
磕撲青腫,切片煨末,酒下二錢,神效。(第三。)
熱毒瘡腫,用一枚,切去二分,去瓤二分,似罐子形,合瘡上即消也。如已生膿,再用取瘥。(第四。)
蟲牙痛,燒末搽之。(第五。)
一切牙痛,茄花干之,燒末敷之立止。(第六。)
血淋痛,陳茄葉為末,每酒下二錢。(第七。)
腸風(fēng)下血,同上,米飲下。(第八。)
久痢不止,茄根燒末,榴皮為末,沙糖水下。(第九。)
牙痛取牙,茄科以馬尿浸三日,曬炒為末,用藥點牙即落。(第十。)
夏月趾腫不能行,茄根日日煎洗。(十一。)